当前位置: 首页 > 药学版 > 药品研究 > 军事医药
编号:10801939
军队皮肤病学科的发展和展望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1月15日 解放军医学杂志 作者:杨雪琴 等
     军队皮肤病学科的发展直接关系到部队指战员作业效能和战斗力的提高。外军非常重视皮肤病学科的建设,我军皮肤病学科的发展也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为给制定“十一五”科研计划提供参考,本文对军队皮肤病学科的发展及展望做一简要述评。

    1 皮肤病学在军事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1.1 外军的情况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战地医院有511%的住院者是皮肤病患者,主要的皮肤病为寄生虫性皮肤病、浸渍足和利什曼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南太平洋地区的士兵中,皮肤病患者占就诊人数的20%;美军驻西南太平洋部队中,皮肤病患者占就诊人数的75%,占住院人数的20%,占后送回美国本土人数的15%;苏联军队中皮肤病占内科疾病减员的10.15%。波斯湾美军沙漠风暴军事行动中,皮肤病的发生频度高达13.19%,主要是湿疹皮炎类疾病。波黑战争中,英军的皮肤病患者占就诊人数的12.0%~12.7%,主要的皮肤病为湿疹皮炎类疾病和细菌感染性皮肤病。在印度支那战争中皮肤病给法军造成了巨大的人力消耗。美军在越南战争期间皮肤病患病率高达46.0%,占门诊人数的12.2%,居第一位,占住院人数的7.4%,居第三位。因此,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皮肤病导致的非战斗减员已引起各国军事部门的高度重视。
, 百拇医药
    1.2 我军的情况 我军既往对战时皮肤病影响战斗力认识不足,在经历了西南边境作战及长江流域抗洪抢险等平战时的特殊环境后,才认识到皮肤病对一线指战员身心健康的危害和对战斗力的影响。总后卫生部于1986年组织赴广西、云南前线皮肤病防治组,进行皮肤病调查[3],共调查步兵2万余名,皮肤病患病率为33.05%;其他军兵种的皮肤病患病率分别为:炮兵29.16%,海军20.34%,空军17.35%。皮肤病以体股癣为多。1998年的抗洪抢险中,驻鄂某部参加抗洪抢险的官兵皮肤病患病率为60.23%,未参加抗洪抢险的官兵皮肤病患病率仅为9.13%,两组间V2检验差异非常显著。近年来对各军兵种调查资料显示皮肤病患病率在各系统疾病中居前3位。如对某部海训前后的调查发现,官兵在海训期间的皮肤病患病率明显高于海训前,居前3位的分别是感染性皮肤病(21.4%)、季节性皮肤病(19.7%)及心身性皮肤病(6.6%)[5]。对南海某舰艇部队的调查发现仅浅部真菌病的患病率就高达60.8%。驻西藏高原部队皮肤病的患病率为51.6%,其中多形性日光疹患病率很高,这与高原的日照时间及紫外线强度等因素有关[7]。我军飞行员和空降兵的主要皮肤病为湿疹皮炎类疾病、真菌感染性皮肤病和痤疮等附属器疾病。2003年7家空军医院联合调查,因皮肤病住院的飞行员共288例,其中心身性及免疫性皮肤病住院人数及人次居首位,分别为57.99%和61.39%,住院时间平均28.9天。可见心身性和免疫性皮肤病是飞行员非战斗减员的主要皮肤病。部队皮肤病发生率高,主要与这一特殊群体所处环境较艰苦,驻地气候条件较恶劣,用水紧张,穿着装备负荷较重,军事训练强度大等因素有关。尽管皮肤病不会立即造成生命危险,但可严重影响指战员军事作业的质量,甚至引起非战斗减员。因此,加强部队皮肤病防治十分重要。
, 百拇医药
    1.3 部队皮肤病的防治 军队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就是保障官兵的身体健康,维护和增强战斗力。中国古语说得好,“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预防疾病的发生是我们工作的重点。目前某些基层部队,部分医务人员及指战员对皮肤病防治的认识还不够,有些甚至有“皮肤病不是病”的错误概念,以及滥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的现象。因此,对基层官兵做好皮肤病防治宣传和大力提高基层部队医务人员对常见皮肤病的诊治水平是防治工作的重要环节。每年有大批的医学院校毕业生分配到基层部队,这对我军的医疗队伍及皮肤病防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支持作用。如何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满足广大官兵的需要,还应认真安排。加快研制适合部队常见皮肤病防治的药物和装备也是目前应解决的问题。在高强度军事作业中加强指战员心理素质的训练,提高自身免疫力和自主神经调节能力,对减少和减轻心身性皮肤病及其他皮肤病,乃至减少其他系统的心身疾病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部队皮肤病的防治需要跨部门的协作,特别是需要各系统领导的支持和协调,才能保障具体方案的顺利实施。

    2 我军皮肤病学科的发展现状
, 百拇医药
    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和实验手段的进步,我军皮肤病学科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在浅部真菌感染方面,对病原菌进行了分类研究,并研发了复方酮康唑外用制剂,此制剂在西南边境作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20年来全军在皮肤真菌病方面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和医疗成果一、二等奖10项。近年来,深部真菌病的发病率有明显升高趋势,且病情大多严重,病死率高。如念珠菌病的死亡率可达40%,侵袭性曲霉病的死亡率高达50%~100%。随着AIDS、肿瘤患者的增多,新生隐球菌感染也成为目前

    困扰临床医生的难题之一。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皮肤科建立了国家卫生部隐球菌专业实验室,该医院的真菌病系列研究成果于2000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当前”生物医学”模式已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促进了皮肤心理生理学的研究,使人们对皮肤病的分类有了新的认识。在银屑病的研究方面,我军皮肤病工作者从多方面进行了探索,先后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皮肤科从免疫学方面对银屑病的致病机制等作了深入的研究。空军总医院皮肤科近10年来对银屑病的心身疾病属性进行了基础和临床的反复验证,提出和实施了银屑病防治的新思路、新方法,创造性地研制了小型生物反馈仪用于治疗银屑病等心身性皮肤病,获得满意的效果,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医疗费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皮肤科在天然抗角蛋白自身抗体的生物学特性、作用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于1996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他们还发现了新的皮肤病“外伤后细菌性致死性肉芽肿”。第三及第四军医大学皮肤科,在皮肤黑色素瘤诊治及基础研究方面曾获得2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近20年我军皮肤科共获得军队二等以上奖励32项。数十年来培养了一代代的皮肤科医生,对我国、我军皮肤病学科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随着医学工程科学的发展,皮肤病的治疗手段也有明显的拓展,如液氮制冷学、激光医学、光生物学等对皮肤病治疗学和皮肤美容学均有很大的促进。例如面部的一些皮肤病,如扁平疣、老年疣、血管瘤、太田痣、雀斑等,既往采用外用药物治疗,效果很不理想,现在可以因人而异采用多种物理治疗,如激光、微波、高频电离、超高频电离等等,均可以达到满意的疗效。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也大大推动了皮肤科学诊治技术的发展,如真菌诊断ELISA试剂盒的开发和抗体导向治疗等。这些新的治疗方法和新的诊断技术,有一部分是我军皮肤科工作者首先建立和应用的。
, 百拇医药
    综上所述,我军皮肤病学科在真菌病、银屑病,以及某些少见皮肤病方面的研究水平和研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进入21世纪以来的5年,我军皮肤病学科专业技术发展速度很快,皮肤科队伍的成长也很明显,许多大学毕业的高才生报考皮肤科的硕士和博士生;目前我军已有6个博士生培养点,11位博士生导师,已培养了近百名博士生。随着社会的需要,过去不重视皮肤科发展的一些综合性医院或中小医院也都不断增设皮肤科,并开展了中西结合诊治皮肤病的工作及研究。皮肤科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很多,重点是在生物-心理-社会医

    学模式指导下,利用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对皮肤病的基础科学及预防、诊断、治疗等进行深入研究,以保障我军全体官兵的心身健康。

    3 军队皮肤病学科“十一五”发展展望

    根据国家和军队建设的需求,本学科领域“十一五”的任务包括以下几方面:利用军队皮肤科的国家重点学科、全军专科中心及几所军医大学具有的综合优势,平时为民,战时为兵,继续加强人才建设和技术贮备。加强皮肤病预防和诊治的网络建设,以适应战争需要。皮肤病是最适宜开展远程医疗的疾病,现代化战争条件下,战士通过手中的普通数码相机拍摄病损部位,通过网络传至会诊中心即可获得治疗方案,有利于及时诊治病员。深入进行心身性皮肤病的防治措施研究。抓好部队常见皮肤病的防治,重点抓好作训部队的常见、多发和容易造成非战斗减员的皮肤病,特别是海战和登陆作战中可能发生皮肤病的防治工作。开展可能被用作恐怖袭击或生物战的烈性传染性皮肤病控制策略研究以及预防性疫苗的研究。进行以AIDS的疫情控制与治疗研究,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和生物制剂的研发。

    在学科飞速发展的同时,我们更要重视基层部队的需要,在“十一五”期间要为军队培养一支能吃苦耐劳的高素质、高水平的皮肤科专业队伍,提高部队基层全科医生的皮肤病防治水平,普及指战员皮肤病防治知识,从而减少皮肤病患病率,降低非战斗减员,为提高部队皮肤病防治水平做出新贡献。,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