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2005年第21期
编号:10924752
一氧化氮与胃黏膜保护和损伤
http://www.100md.com 王 琳, 任建林
NO;胃黏膜;保护;损伤,王琳,任建林,通讯作者:,电话:,传真:,收稿日期:,接受日期:,摘要,关键词:,0引言,1NO的生物学特性,2NOS的分布及其生理意义,3一氧
第1页

    参见附件(486KB,4页)。

     王琳, 任建林,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 厦门市消化疾病研究所 福建省厦门市 361004

    通讯作者: 王琳, 361004, 福建省厦门市湖滨南路201号,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 厦门市消化疾病研究所. sycjm@21cn.com

    电话: 0592-2292017 传真: 0592-2292017

    收稿日期: 2005-09-20 接受日期: 2005-10-10

    摘要

    自从1989年MacNaughton首次证实外源性一氧化氮(NO)能减轻70%乙醇对胃黏膜的损伤后, 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 NO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效应的小分子化合物, 既是一种内源性活性物质, 有广泛的生理作用; 同时又是一种重要的炎症介质. 正常生理情况下它具有直接细胞保护和介导耐受性细胞保护作用; 维持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完整性; 改善胃黏膜血液循环; 增加黏膜自我修复和抗氧自由基等作用. 病理状态下NO参予H pylori感染后胃黏膜损伤和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形成; 具有促进肿瘤生长和抗凋亡作用; 因此深入了解NO的特性对胃黏膜损伤和防御机制的认识极有帮助.

    关键词: NO; 胃黏膜; 保护; 损伤

    王琳, 任建林. 一氧化氮与胃黏膜保护和损伤.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5; 13(21):2601-2604

    0 引言

    1980年Furchgott和Zawad发现内皮细胞能释放一种舒血管因子(EDRF), 但其结构和特性不明, 1987年才证实EDRF是一种气体物质-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 1989年MacNaughton首次证实外源性NO能减轻70%乙醇对胃黏膜的损伤, 提示NO对胃黏膜具有保护作用. 多年来研究认为NO作为一种生物活性分子, 对胃黏膜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一方面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 另一方面介导胃黏膜损伤性炎症反应, 表现为细胞毒性作用.

    1 NO的生物学特性

    NO的生物合成主要受一氧化氮合酶(NOS)调节. 它由NOS催化并以L -2精氨酸为底物, 在还原性辅酶、黄素单核苷酸及四氢喋呤等因子辅助下生成. NOS是NO合成过程中唯一的酶, 根据NOS生物学特性和编码基因, 可将NOS分为两类3型, 神经型(Ⅰ型 nNOS)和内皮型(Ⅲ型 eNOS), 它们属于原生型一氧化氮合酶(cNOS),Ⅱ型NOS属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 cNOS主要分布于神经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中, 由它催化生成的NO主要起神经递质和第二信使的作用, 在正常情况下它持续产生少量NO. NO作为一种内源性血管舒张因子, 可调节血管紧张性和内皮细胞连续性, 有效舒张血管, 增加胃黏膜血流量; iNOS主要分布于巨噬细胞、内皮细胞等处, 正常情况下iNOS的基因并不表达, 在内毒素和某些细胞因子的刺激下它才进行转录和翻译产生iNOS, 活化产生大量NO, 催化生成的NO往往量较大, 此时过度表达的NO可直接引起细胞毒作用或通过氧自由基氧化生成毒性更大的ONOO-, 而ONOO-作为一种强氧化剂还具有强烈的抑制细胞线粒体氧化呼吸作用, 从而导致能量代谢障碍使细胞死亡, 导致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

    2 NOS的分布及其生理意义

    胃黏膜中NOS分布广泛, 说明NO参与了胃的各种生理功能, NO分泌过多或过少及平滑肌对NO敏感性的改变都将使胃功能发生障碍. nNOS在胃黏膜中较其它两种NOS分布更广, 它存在于大量的内分泌细胞中, 与胃肠激素相互协调参与胃肠功能的调节; 内分泌细胞中也有iNOS表达, 提示同胃肠一些肽类有一定相互作用; eNOS主要分布于血管内皮, 它的主要作用为调节胃肠血流循环. NO在黏膜损伤时的生理作用见表1.

    表1胃黏膜一氧化氮的生理意义


    NOS


    nNOS


    iNOS


    eNOS


    血流量调节


    ↑


    ↓


    ↑↑


    血管通透性调节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486KB,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