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中医处方ABC
概述:妇女在月经前后或经期出现下腹部轻度垂胀,并非病理性的。如果疼痛剧烈,伴腰骶部疼痛及其他症状,甚者出现呕吐、手足发冷等症状,影响工作和学习及日常生活,并需要服药,则称之为痛经。痛经的发生多与精神神经性、内分泌因素及子宫因素引起子宫过度收缩、子宫缺血、缺氧有关。妇科检查排除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血中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本病在中医属“经行腹痛”范畴。
方1 理气活血方
当归12克、桃仁9克、郁金9克、莪术6克、乳香9克、没药9克、川芎6克、附香12克、乌药12克、延胡索12克、柴胡6克、枳壳12克、失笑散30克(包煎)。月经来潮前开始服药,至经行后第二天停药,每个月经周期用药5剂为一疗程。服药期间停用其他药物。
功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疗效观察:用理气活血方治疗痛经104例,其中年龄最小15岁,最大46岁。病程短者1年以内,长者8年。治愈75例,显效23例,有效率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
处方来源:摘自杂志 江苏中医 1997,18(8)
方2 调肝止痛汤
醋炒柴胡、酒炒赤芍、白芍、当归、川芎、炒枳壳、制香附、延胡索,郁金、五灵脂、蒲公英各10克,炙甘草6克。每日一剂。煎服两次。
功效: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疗效观察:用调肝止痛汤治疗痛经180例,其中已婚79例,未婚101例,年龄最小16岁,年龄最大40岁,痊愈135例,好转36例,无效9例。
处方来源: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1995,14(4)
方3 痛经汤
柴胡6~10克、白芍10~15克、蒲黄10克、无灵脂10克、丹参10~15克、香附10克、元胡10克、川楝子10克、甘草3克。经前一周服汤药,平时亦可服丸药,如乌鸡白凤丸等,配合治疗,效果更佳。
功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疗效观察:治疗痛经30例,其中原发性痛经24例,继发性痛经6例,总有效率为86%。, 百拇医药
方1 理气活血方
当归12克、桃仁9克、郁金9克、莪术6克、乳香9克、没药9克、川芎6克、附香12克、乌药12克、延胡索12克、柴胡6克、枳壳12克、失笑散30克(包煎)。月经来潮前开始服药,至经行后第二天停药,每个月经周期用药5剂为一疗程。服药期间停用其他药物。
功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疗效观察:用理气活血方治疗痛经104例,其中年龄最小15岁,最大46岁。病程短者1年以内,长者8年。治愈75例,显效23例,有效率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
处方来源:摘自杂志 江苏中医 1997,18(8)
方2 调肝止痛汤
醋炒柴胡、酒炒赤芍、白芍、当归、川芎、炒枳壳、制香附、延胡索,郁金、五灵脂、蒲公英各10克,炙甘草6克。每日一剂。煎服两次。
功效: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疗效观察:用调肝止痛汤治疗痛经180例,其中已婚79例,未婚101例,年龄最小16岁,年龄最大40岁,痊愈135例,好转36例,无效9例。
处方来源: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1995,14(4)
方3 痛经汤
柴胡6~10克、白芍10~15克、蒲黄10克、无灵脂10克、丹参10~15克、香附10克、元胡10克、川楝子10克、甘草3克。经前一周服汤药,平时亦可服丸药,如乌鸡白凤丸等,配合治疗,效果更佳。
功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疗效观察:治疗痛经30例,其中原发性痛经24例,继发性痛经6例,总有效率为86%。,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