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209481
新技术诊治疑难胆胰疾病(上)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1月17日 《当代健康报》 2005.11.17
     山东省交通医院内镜外科中心自1990年即开展了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纤维胆道镜及胆道子母镜等技术,十余年来为临床解决了大量疑难胆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问题,得到众多专家的高度认可。目前该中心己行ERCP4300余例、EST2600例。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该中心学科带头人孙文生教授结合国内外内镜治疗的发展及现状,对胆管结石的治疗总结出了一套安全、行之有效的方法。十余年来经ERCP诊断肝外胆管结石2291例,其中1~1.5Cm左右的结石有1760例,占肝外胆管结石总例数的77%,经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后,插入普通取石网即可顺利取出,单发结石可直接经由口中取出,成功率几乎达100%。胆管结石直径在2cm以上者有484例,经由机械碎石网套取,在X线透视下经1~3次破碎结石后全部取出而治愈,成功率达99%。还有大约5%的病人因胆石巨大、嵌塞、胆管充满结石等无法行内镜治疗,称为难治性胆管结石。在经口胆道子母镜技术应用前,有23例只能行常规手术切开取石,(占难治性胆石的42%)。近年由于将国际先进的胆道子母镜、液电、激光碎石技术应用于临床,使以往困难胆石的非手术治疗成为可能,有20例巨大胆管结石经内镜取出由此获得成功,免除了病人手术之苦。另有12例因年老体弱、多器官功能障碍仅放置鼻胆引流管或塑料支架治疗。经以上机械、液电、激光碎石等各种方法的应用,该中心对肝外胆管结石的治疗总的成功率可达98%以上,换言之,对于肝外胆管结石的治疗除了极少数的病人仍需开腹手术以外,绝大部分病例都可经这一微创外科的典范而受益。

    胆道子母镜目前仍是国际上高、精、尖的内镜技术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30年前即1975年,由Olympus公司首创。初始子镜外径仅1.7mm,没有调节功能,缺乏操作管道,母镜即为普通十二指肠镜,故子镜的功能仅限于对扩张的胰胆管进行检查,由于缺乏钳子管道,既不能取活检,又不能进行任何治疗,远远无法满足临床的需要,使其应用受到明显的限制。直到1984年以后子镜历经了6次改进,外径增至3.5mm,有上160度下100度的角度调节,增加了1.2mm的钳子管道,开始有了一定的治疗功能。1986年TJF—M20、CHF-B20的问世奠定了现代子母镜的临床应用基础,由原来单纯用于诊断到可取活检,可经液电、激光对难治性胆管结石进行治疗。

    该碎石机配有两种激光光纤,粗光纤直径0.73mm,细光纤0.42mm,弯曲直径可达10mm,光纤长度3.6~5.2m。激光光纤必须在子镜插入母镜前先行置入,于子镜先端都外露2~3mm一同插入,否则激光光纤通过困难。子镜工作管道1.2mm,激光光纤粗者0.73mm,细者0.42mm,因光纤太细在插入子镜时手感决不象导丝那样挺拔,稍不留意极易折断,另外光纤先端部过于锐利,插入子镜工作管道时极易损坏子镜,需十分小心。但该套设备母镜外径14.5mm,子镜外径4.5mm,操作起来插入较为困难,尤其是子镜能否顺利插入胆道更成为该项技术能否成功的关键。,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