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283308
剖宫产率居高不下谁之过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1月21日 《中国医药报》 2005.11.21
     近20年来,我国剖宫产率越来越高!不只是大城市、大医院剖宫产率居高不下,就连中小城市甚至农村,做剖宫产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剖宫产术被错误地当作了解决分娩问题的“法宝”。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妇产科田扬顺教授向笔者介绍,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把剖宫产率降到15%以下的目辍D壳埃⒋锕业?br>剖宫产率已基本稳定于5%~20%。而我国的发展轨迹是:20世纪50年代剖宫产率仅为3%~5%,70年代以前仅为5%~10%,80年代以后快速上升至30%以上,甚至超过了40%。当前国内大部分城市医院剖宫产率在40%以上,少数已超过60%,某些医院已上升至70%以上,个别医院甚至达到惊人的100%。值得警惕的是,目前剖宫产率仍在普遍、持续上升。

    更为令人担忧的是,目前在大城市医院设法控制剖宫产率的同时,广大乡镇卫生院却在热衷于开展剖宫产术。在2002年“国际围生与助产学术会议”上,专门研究中国剖宫产率的前WHO官员、英国产科专家MichelO鄄dent在大会上直言:在中国每年至少有100万~150万的剖宫产术是不应该做的。尤其值得人们思考的是:没有任何指征的剖宫产,有时医师不做还不行……为什么会是这样?田扬顺教授认为我国剖宫产率异常增高有两大因素:
, 百拇医药
    ■社会因素

    第一,从优生优育的角度出发,产妇及家属不愿让胎儿承受丝毫围生期缺氧及产伤的风险。产科医师只好顺从产妇及家属的意愿进行剖宫产。第二,一些不科学的传言,什么“剖宫产儿聪明”、“剖宫产后产妇体形好”等等,对人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至于一些产妇及家属对剖宫产的弊端根本听不进去。第三,产科医师的工作缺乏有力的法律保护,常常处于被指责地位。因为相对于自然的产道分娩,剖宫产手术时间短,风险小,所以医师干脆“一刀切”解决问题。第四,年轻产妇不愿忍受长时间分娩过程中的疼痛,家属也不愿意焦急等待,干脆拒绝阴道试产。再加上顾虑阴道试产失败还要行剖宫产术,一些产妇认为与其受“二茬罪”,还不如直接手术完事。第五,一些产妇担心经过阴道分娩会使阴道松弛,影响日后的性生活和谐。第六,一些产妇对分娩时间有特殊要求,比如选择“吉利数字”、“黄道吉日”作为分娩日,于是拉关系走后门,甚至对产科医师施加压力,以图剖宫产。第七,剖宫产率的高低与居民平均收入成正比,认为“花点钱就能解决一切”的思想也促使剖宫产率越来越高。第八,高龄初产者增多,剖宫产者也随之增多。
, 百拇医药
    ■医源因素

    第一,围生医学和分娩生理病理及麻醉医学的研究进展,使过去认为是剖宫产禁忌的高危妊娠,如先兆子痫、子痫,妊娠合并心脏病、糖尿病、肾病等,逐渐改用剖宫产来完成分娩。以往使用的高、中位产钳已逐步被剖宫产术所代替。第二,目前胎心监护仪已普及应用,但胎心监护仪存在着“过度诊断”问题,比例较高的假阳性结果进一步增加了剖宫产率。第三,B超诊断为“脐绕颈”、“羊水过少”者纷纷要求剖宫产。而大量实践证明,脐带绕颈者只要有效脐带长于30厘米,经阴道分娩仍是安全的。第四,引产药物不理想也直接增加了剖宫产率。引产的传统作法是使用小剂量缩宫素静脉滴注,而临床的实际情况常是以“安全无效”的方法使用缩宫素,最后因无效果而草草归属于“引产失败”而行剖宫产术。近年来医疗单位又使用米索前列醇引产,而较多医疗单位使用不规范,时有因宫缩过强而出现胎儿宫内窘迫甚至出现子宫破裂,又紧急改行剖宫产术的情况发生,由此又增加了剖宫产率。第五,近年来,求助于“试管婴儿”者增多,由此因“珍贵儿”而行剖宫产者也随之增多。第六,年轻一代产科医师由于处理难产经验不足及阴道助产能力下降,也使得剖宫产率增高。
, 百拇医药
    田扬顺教授指出,发达国家剖宫产率急剧上升后,大约经过10~15年便得到抑制,20年后剖时憧济飨韵陆怠D壳笆澜绻希使实母叩褪呛饬?br>一个国家和地区围生水平、科技水平和人口素质高低的重要指标。在1989年召开的“全国剖宫产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考虑到我国产妇生第一胎时年龄较大,认为我国的剖宫产率掌握在10%~20%较为妥当,但目前我国的剖宫产率远高于此。

    以国外剖宫产率从上升到下降并趋于稳定约需20年计算,我国的剖宫产率已经持续上升20多年了,但目前还没有见到抑制的势头,这很值得我们警惕!近20年来,中青年产科医师剖宫产技术越来越熟练,相比之下亲自观察产程的机会却越来越少,这势必造成产程中发现及处理难产的经验越来越少,随之带来施行阴道助产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久而久之,就把剖宫产术当作处理一切困难情况的惟一“法宝”。这样下去,势必造成医师处理难产和阴道助产的能力越来越低。

    文/张中桥,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