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292162
心血管疾病殺手類半胱胺酸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1月27日
     心臟疾病和腦血管中風是人類的殺手,他們和動脈硬化阻塞都有直接關聯。過去幾十年來,病理專家均相信血液中的膽固醇高低和動脈硬化心臟病發作有關。由於膽固醇是油溶性,在血液中須靠脂蛋白包裹運送。低密度脂蛋白(LDL)運送較多而易在血管中堆積(特別是受到游離基氧化時)。高密度脂蛋白(HDL)有助于降低膽固醇因為它會將它送到肝臟分解排出體外。當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比高密度脂蛋白(HDL)多出很多時,則會增加動脈硬化和血管阻塞的機率。但是科學家對因心臟病發作的人其中有50%,卻不是因為高膽固醇,高血壓和抽煙等而引起的而感到不解而追蹤原因。直到這幾年,另一個引起心臟病的化學成分被醫學界確定,它就是類半胱胺酸(Homocysteine)。

    研究類半胱胺酸的先驅基默-馬庫力醫師,他從1969年起即開始在哈佛大學醫學院進行研究。但在1989年他的上司覺得他的理論未得到充分證實而將他解雇。他花了兩年才找到另一份研究工作而繼續他的研究。如今證明他是對的。1995年10月份的美國醫學會雜誌收集了38篇研究論文確定類半胱胺酸是心血管病變因素而葉酸能防止它的生成。它原是人體氨基酸甲硫胺酸的副產物,甲硫胺酸在肉類中含量很高,其代謝過程在缺乏維他命B6和葉酸的狀況下,會導致它在血液中存積而對血管壁造成損壞,進而引起血管硬化和阻塞。調查報告發現,有冠狀動脈心臟病變的患者,他們的血中類半胱胺酸含量均比一般人高出十倍以上。以血液中類半胱胺酸的含量來預測心臟疾病準確度比測膽固醇含量要高出40倍以上。

    有不少人誤認為只要血中膽固醇含量正常就可免於心血管病變,其實不完全正確。因為膽固醇也是人體必要營養素之一,人體也不斷在製造,它提供製造細胞壁,神經外鞘膜,及荷爾蒙的原料,含量過低也不好。有學者認為,在低密度脂蛋白(LDL)被游離基氧化才會導致血管堆積脂肪和膽固醇,而且是在類半胱胺酸破壞血管壁後導致不當修補作用而產生堆積。實驗發現,其實要防止類半胱胺酸在血管中累積,方法很簡單,正常人只要每天攝取至少四百微毫克(mcg)的葉酸,和適度的B6,B12維生素即可防止它生成和危害。顧名思義,葉酸是從葉菜中發現,深綠色蔬菜、胡蘿蔔、南瓜、哈密瓜、豆類、全麥麵粉均含較多葉酸。可惜美國一般人的日常飲食中平均只攝取到二百微毫克左右,必須額外補充才不致於受害。雖然美國政府已要求麵粉中添加葉酸,但是在加熱過程及國人吃白米及煮熟蔬菜習慣,葉酸攝取更宜加強。有心血管病變及血中類半胱胺酸含量高的人,每天服用1-5毫克,以及配合維他命B6,B12,或者再加服膽酸(Choline),可迅速降低血中含量。

    葉酸還有其它功能。它是紅血球製造和細胞增殖不可缺的物質。懷孕婦女需要量至少要四百毫克以防止導致畸形胎兒。為了防止心血管病變,請勿忘記從食物或營養品中攝取充分的葉酸,肉類和含油脂高的食物攝取也宜減少。

    网,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