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2005年第22期
编号:10924760
重视应激性溃疡的规范化防治
http://www.100md.com 李兆申
应激性溃疡;病因;预防;治疗李兆申.重视应激性溃疡的规范化防治.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5;13(22)2637-2639,李兆申,,,通讯作者:,摘要,关键词:,0,引言
第1页

    参见附件(772KB,3页)。

     李兆申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上海市 200433

    李兆申, 男, 1956-10-13生, 汉族, 河北省晋宁县人.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内科教研室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消化内科学主任、全军消化内科专科中心主任、全军消化病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第二军医大学胰腺疾病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华消化内镜学会副主任委员、全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军消化病学会副主任委员;担任《胰腺病学杂志》执行主编、《中国内科年鉴》副主编、《胃肠病学》、《国外医学-消化分册》、《第二军医大学学报》、《解放军医学杂志》、《中华消化内镜杂志》等多本杂志的编委.多次获国家、军队及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医疗成果奖,并承担国家、军队及上海市多项研究课题.

    “十五”全军医药科研基金重点项目, No. 01Z059

    通讯作者:李兆申,200433, 上海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内科.zhsli@81890.net

    电话: 021-25070552 传真:021-55620081

    收稿日期:2005-07-05 接受日期:2005-07-18

    摘要

    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 SU)是一种在机体受到严重创伤、重症疾病及严重心理障碍等应激状态下发生的以急性胃黏膜糜烂、溃疡和出血为特征的严重并发症. 应激性溃疡出血(SUB)的预防效果直接影响原发病的预后, 因而预防SUB的发生尤为重要. 目前国内外对危重患者应采取措施预防SU已达成共识, 但对预防用药种类、方法、时机以及停药指征均有分歧. 本文简述了应激性溃疡的病因、预防指征、临床表现和诊断, 强调了抑制胃酸分泌在防治SU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应激性溃疡;病因; 预防; 治疗

    李兆申.重视应激性溃疡的规范化防治.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5;13(22):2637-2639

    0 引言

    应激性溃疡(SU)是一种在机体受到严重创伤、重症疾病及严重心理障°­等应激状态下发生的以急性胃黏膜糜烂、溃疡和出血为特征的严重并发症.随着监护条件改善、对SU发病机制认识加深、预防措施的采取,SU的发病率有所降低, 但由于SU的原发病严重,一旦发生大出血或穿孔, 其病死率较高, 应激性溃疡出血(SUB)的预防效果直接影响原发病的预后, 因而预防SUB的发生尤为重要.在休克、创伤、烧伤、脑外伤、呼吸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以及严重感染等应激情况下,患者在数小时到数天内即可出现急性胃黏膜糜烂和/或溃疡.内镜检查显示其发生率可达100%, 但发生大出血者仅占2-10%.多数胃黏膜病损可在7-14 d内消失; 如果糜烂等病变持续,则可出现大出血. 目前国内外对危重患者应采取措施预防SU已达成共识,但对预防用药种类、方法、时机以及停药指征均有分歧.因此,近年来许多国家相关学会都制定了各自的应激性溃疡预防(SUP)指南,实行较规范化的诊治[1,2],我国也于2002年提出SU防治建议[3].

    1 应激性溃疡发生的病因(应激源)及预防指征

    多种疾病均可导致SU的发生,其中最常见的应激源有:(1)重型颅脑外伤;(2)严重烧伤; (3)严重创伤及各种困难、复杂的大手术术后;(4)全身严重感染; (5)多脏器功能障°­综合征; (6)休克、心、肺、脑复苏术后; (7)心脑血管意外;(8)严重心理应激, 如精神创伤、过度紧张等[3].

    由于重症监护医学的发展,SUB的发生率已明显降低, 应提醒注意的是SUP仅适宜于高危人群,而并非每一例住在重症监护室的患者. 根据ASHP[2]SUP指南,具有以下一项高危因素以上的患者应采取预防措施: (1)呼吸衰竭(机械通气超过48 h);(2)凝血机制障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772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