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朱老讲座想到的
谷万里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心内科
日前,89岁高龄的全国名老中医朱良春教授在来京参加中国中医药报社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之际,应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导论坛”之邀,来到北京中医药大学报告厅,为全校师生作了一场题为“经典是基础,师承是关键”的精彩学术报告,听众如云,座无虚席,以至许多人是站着听完了近两个小时的报告。这种火爆场面并不多见,说明了当代中医学人对中医事业的关注和热情。朱老精神矍铄,亲自为中医后学指点迷津并寄予厚望,体现了老一代中医学家对毕生从事和热爱的中医事业发扬光大的信心。笔者有幸聆听了朱老语重心长的报告,受益匪浅,更加坚定了对中医事业的信念。
我的博士导师史载祥教授是朱老早年的学生,在南通师从朱老14载,几未间断,朱老也倾囊相授,使其受用终生。朱老从医近70载,平生所处虽偏于东南一隅,但他以其卓著的临床疗效和对中医事业的卓越贡献,成为一代中医大家,故有人称“当今中医居地区一级,而影响及于全国者,朱老一人而已”。朱老能够超越区位强势,独树一帜,声誉遍及海内外,这一现象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 百拇医药
俗话说“中医认人,西医认门”,西医各级医院水平的高低确实因设备条件、人员技术水平的差异而不同,但中医辨证、治疗受设备条件的影响很小,老百姓只认那些确能给他们解决病痛的人。这一点不仅体现在朱老身上,山西灵石县的李可老中医治疗疑难重症的实践经验也说明了这个道理。在这里,我还想提一下我的父亲谷越涛,他是山东聊城市中医院的主任医师,也是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长期的基层中医工作,使他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对《伤寒论》的研究和运用更有独到的见解。他的病源来自省内外,许多患者是口碑相传,互相介绍,远道慕名而来,甚至经亲友介绍从国外专程前来求医者也屡见不鲜,这在当今的地区一级中医院中并不多见。可见,临床疗效是中医理论和实践的试金石,只要是金子放在哪里都会发光。朱老强调:“中医之生命在于学术,学术之根源本于临床,临床水平之检测在于疗效。”所以临床疗效是迄今为止一切医学的核心问题,也是中医学强大生命力之所在,为此,我们中医人必须在临床实践方面多下功夫,成为理论密切联系实践的临床家,才能无愧于前人。
中医临床水平的高低,体现在运用中医药治疗疾病的中医师身上,并不由医院级别的高低所决定。而西医诊疗水平的高低,则主要体现在其所处医院层次级别的高低,这是由于对仪器设备条件越来越高的依赖性所致,正如老百姓所说的“一级医院一级水平”。因此,高水平的好中医不一定在高层次的医院,民间和基层医院常常埋藏有真正高水平的中医而不为大家所熟知。这一事实确实值得我们认真思考,认识到中西医学术的不同之处。中医学之所以历数千年而延续至今,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靠的就是疗效。中医之生命在于疗效,因为“疗效是硬道理”。其“简、便、验、廉”在当今社会的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有着更强的生命力。中医师的成才和发展在广大的基层大有可为,各类疾病的广泛接触是锻炼青年一代中医临床人才成长的最佳土壤,而大城市医院的过细分科并不利于中医水平的真正全面提高。君不见当前大型中医院的中医师多已成为专科医师,而历代中医大家有几个不是“全科医师”?因为过细的分科并不利于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的整体调治的实施,其实,当前西医中的有识之士也已认识到各顾自己一亩三分地所带来的弊端,开始提倡并实施全科医师的培养。中医师在一个高水平的发展平台上,固然更有利于发展,但如朱老一样,在基层医院的发展平台上,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更难能可贵,因为没有真才实学和过硬的中医本领是不可能做到的。
朱老的讲座对我们还有一个重要启示,那就是学好中医不但可以治病救人,还可以延年益寿。丰厚的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修养,使许多中医大家也是养生家和长寿家,从孙思邈等古代医家到当代的邓铁涛、干祖望等名老中医,古往今来莫不如是。名老中医们在耄耋之年,仍利用自己的社会影响力,不断为中医事业奔走呼吁,发挥不可替代的余热。朱老那老当益壮的精神风貌,为我们中医人做出了榜样。笔者认为,这也是中医修养在自身的体现,这需要我们身体力行、现身说法。中医成才可能较其他行业为晚,这也是由中医学术的特点决定的,但大器晚成,我们中医学人应当以老一代名老中医为榜样,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认认真真读经典,扎扎实实做临床,才能真正承接岐黄薪火,继承中医衣钵。, 百拇医药
日前,89岁高龄的全国名老中医朱良春教授在来京参加中国中医药报社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之际,应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导论坛”之邀,来到北京中医药大学报告厅,为全校师生作了一场题为“经典是基础,师承是关键”的精彩学术报告,听众如云,座无虚席,以至许多人是站着听完了近两个小时的报告。这种火爆场面并不多见,说明了当代中医学人对中医事业的关注和热情。朱老精神矍铄,亲自为中医后学指点迷津并寄予厚望,体现了老一代中医学家对毕生从事和热爱的中医事业发扬光大的信心。笔者有幸聆听了朱老语重心长的报告,受益匪浅,更加坚定了对中医事业的信念。
我的博士导师史载祥教授是朱老早年的学生,在南通师从朱老14载,几未间断,朱老也倾囊相授,使其受用终生。朱老从医近70载,平生所处虽偏于东南一隅,但他以其卓著的临床疗效和对中医事业的卓越贡献,成为一代中医大家,故有人称“当今中医居地区一级,而影响及于全国者,朱老一人而已”。朱老能够超越区位强势,独树一帜,声誉遍及海内外,这一现象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 百拇医药
俗话说“中医认人,西医认门”,西医各级医院水平的高低确实因设备条件、人员技术水平的差异而不同,但中医辨证、治疗受设备条件的影响很小,老百姓只认那些确能给他们解决病痛的人。这一点不仅体现在朱老身上,山西灵石县的李可老中医治疗疑难重症的实践经验也说明了这个道理。在这里,我还想提一下我的父亲谷越涛,他是山东聊城市中医院的主任医师,也是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长期的基层中医工作,使他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对《伤寒论》的研究和运用更有独到的见解。他的病源来自省内外,许多患者是口碑相传,互相介绍,远道慕名而来,甚至经亲友介绍从国外专程前来求医者也屡见不鲜,这在当今的地区一级中医院中并不多见。可见,临床疗效是中医理论和实践的试金石,只要是金子放在哪里都会发光。朱老强调:“中医之生命在于学术,学术之根源本于临床,临床水平之检测在于疗效。”所以临床疗效是迄今为止一切医学的核心问题,也是中医学强大生命力之所在,为此,我们中医人必须在临床实践方面多下功夫,成为理论密切联系实践的临床家,才能无愧于前人。
中医临床水平的高低,体现在运用中医药治疗疾病的中医师身上,并不由医院级别的高低所决定。而西医诊疗水平的高低,则主要体现在其所处医院层次级别的高低,这是由于对仪器设备条件越来越高的依赖性所致,正如老百姓所说的“一级医院一级水平”。因此,高水平的好中医不一定在高层次的医院,民间和基层医院常常埋藏有真正高水平的中医而不为大家所熟知。这一事实确实值得我们认真思考,认识到中西医学术的不同之处。中医学之所以历数千年而延续至今,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靠的就是疗效。中医之生命在于疗效,因为“疗效是硬道理”。其“简、便、验、廉”在当今社会的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有着更强的生命力。中医师的成才和发展在广大的基层大有可为,各类疾病的广泛接触是锻炼青年一代中医临床人才成长的最佳土壤,而大城市医院的过细分科并不利于中医水平的真正全面提高。君不见当前大型中医院的中医师多已成为专科医师,而历代中医大家有几个不是“全科医师”?因为过细的分科并不利于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的整体调治的实施,其实,当前西医中的有识之士也已认识到各顾自己一亩三分地所带来的弊端,开始提倡并实施全科医师的培养。中医师在一个高水平的发展平台上,固然更有利于发展,但如朱老一样,在基层医院的发展平台上,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更难能可贵,因为没有真才实学和过硬的中医本领是不可能做到的。
朱老的讲座对我们还有一个重要启示,那就是学好中医不但可以治病救人,还可以延年益寿。丰厚的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修养,使许多中医大家也是养生家和长寿家,从孙思邈等古代医家到当代的邓铁涛、干祖望等名老中医,古往今来莫不如是。名老中医们在耄耋之年,仍利用自己的社会影响力,不断为中医事业奔走呼吁,发挥不可替代的余热。朱老那老当益壮的精神风貌,为我们中医人做出了榜样。笔者认为,这也是中医修养在自身的体现,这需要我们身体力行、现身说法。中医成才可能较其他行业为晚,这也是由中医学术的特点决定的,但大器晚成,我们中医学人应当以老一代名老中医为榜样,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认认真真读经典,扎扎实实做临床,才能真正承接岐黄薪火,继承中医衣钵。,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