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业版 > 营销.药店
编号:10854778
饮服药酒有学问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2月5日 《中国医药报》 2005.12.05
     俗语说“冬至进补,开春打虎”,秋末以后和冬季是进补的最佳时期,而且最适合服用各种药酒。药酒不同于其他各种酒类,它既有药物防治疾病、保健强身的作用,又有酒的辛散兴奋、温阳散寒之性。因此讲究饮服宜忌,才能更好地发挥药酒防治疾病的长处,并避免产生副作用。

    明确用药目的,正确选择药酒品种。药酒必须在医生指导下饮服。一般而言,药酒可分为补益药酒、风湿药酒、跌打药酒与外用药酒四大类。补益药酒主要有益气补血、温阳散寒、补肾强腰等功效,既可治疗疾病,又可调补身体,久服可益寿延年,是药酒中的重要品种;风湿药酒主要有祛风除湿、散寒止痛、舒筋活络之功效,多用于慢性风湿病人的治疗;跌打药酒功能为化淤止痛、疗伤续断,主要适用于急慢性跌打损伤和骨折等症的治疗。

    外用药酒有活血化淤、疗伤止痛和消炎之功效,主要用于运动系统损伤的治疗,如关节肌肉扭伤、劳损以及风湿神经炎的治疗,对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解除肌肉痉挛、改善局部组织缺氧、增强局部组织代谢以及消炎止痛有明显的功效。外用类药酒决不可内服,以免发生中毒。某些内服跌打类药酒可外用,治疗关节肌肉扭伤、软组织损伤和劳损等有效。

    内服药酒以温饮为佳。因为药酒性偏温热,又多在冬季服用,温饮能更好地发挥出酒的温通散寒、活血化淤以及补益等作用。内服药酒,一般每次用量最大不超过1两半,每日2次。特别是不习惯饮酒的患者,开始更应少喝,可渐渐增至规定的剂量。即使酒量较大,也要注意控制,更不可喝醉。此外,饮服补益类药酒,最好不吃萝卜和葱、蒜、辣椒等,以免伤胃、影响药效或助热升火。

    药酒宜在饭前服,不宜作为佐膳酒服用。因为在饭前,胃内容物极少,药物能借酒的辛散温通走窜之性,迅速为机体所吸收,较快地发挥药效。佐餐饮用,则会冲淡药酒的浓度,影响药酒的吸收,因而影响药效。另外,不要用其他各种酒类兑服药酒,这不但会降低药酒的浓度,妨碍药酒的正常防治功效,而且多种酒混合饮服,也容易致醉。不同治疗作用的药酒,也不可交叉饮用,因为不同的药酒其治疗作用不同,交叉饮用不但是一种浪费,甚至还可能引起各种毒副反应。

    此外,发热病人、感冒病人、高血压患者、肺结核患者、出血病人、胃病患者、孕妇、经期妇女、儿童均应忌服药酒,以免引起热象加重,或妨碍孩子生长(如引起性早熟)、导致经量过多等。

    最后要提醒大家,自制药酒应根据自己的治疗或补益目的,请医师辨证配伍处方,并在医师指导下配制。

    文/孙清廉,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