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窦炎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25kb)。
[概 述]慢性鼻窦炎是鼻窦粘膜的慢性炎症,常波及多个鼻窦,其中以上颌窦炎为主者最多见。本病大多是急性鼻窦炎时治疗不当或机体抵抗力减弱未彻底痊愈所致。急性鼻窦炎反复发作,粘膜机能未能完全恢复,也是形成慢性炎症的重要因素。各种引起鼻塞和鼻窦通气引流受阻的病变,如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鼻息肉,鼻腔、鼻窦的异物,以及鼻腔填塞过久等,均是导致慢性鼻窦炎的重要因素。鼻窦炎症使鼻腔、鼻窦的粘膜增厚,粘性病理分泌物增多。极度水肿的粘膜有时成为团块状,堵塞鼻腔,形成息肉。有的慢性鼻窦炎伴发息肉,有的没有息肉,这与患者的体质及变态反应有关。临床主要表现为脓鼻涕增多、鼻塞、嗅觉减退、头重闷痛、记忆力减退等,一般为双侧性,有时为单侧性。单侧发生者,常常是因龋齿根部感染引起(齿源性上颌窦炎,鼻涕多有腐臭)或者是肿瘤所致。本病属中医"鼻渊"、"脑漏"范围,多因肺卫虚寒,复受外邪侵袭,客邪久留而不去,津液不得清化,停于空窍;或因脾气虚弱,湿浊内蕴,久郁化热,兼以邪毒滞留不散,困于空窍而成。
[诊查要点]
(一)鼻涕多为脓性,黄色、绿色或灰绿色,量多少不定。如有臭气,多见于牙源性上颌窦炎。间歇性流脓涕,偏头或低头增多者,须想到上颌窦炎。早晨起床活动后脓涕增多者,须想到额窦炎和筛窦炎。总之,鼻前孔流脓涕,多来自前组鼻窦;后组鼻窦的脓液,多流向鼻咽或口咽部,由口咯出或咽下。乳头状肥厚性鼻窦炎可能无脓涕。
(二)长期鼻塞、嗅觉障碍,常有头昏、头闷痛或钝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
(三)鼻镜检查鼻粘膜呈暗红色,肿胀或肥厚,中鼻甲肥大或息肉样变,鼻道内有脓性分泌物。前组鼻窦炎时,中鼻道内有脓;后组鼻窦炎时,嗅裂内有脓。
(四)透照法、鼻窦窥镜、X线摄片及上颌窦穿刺冲洗,均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五)信息探测
耳穴病经口,交感、内鼻、外鼻、胰胆、肺、脾
经穴病经口;攒竹、巨谬、印堂、迎香。
[信息治疗]
病例1 张 X,男,24岁,病历号447,1987年5月4日初诊。鼻流脓涕3个月。患者于3个月前因感冒发烧后鼻塞头痛,鼻涕不断,先为粘稠黄色、量多,后为稀薄青绿色、随体位变动而滴出、量少。经长期注射青霉素治疗,症状时轻时重、始终未能痊愈,平素张口呼吸,口干舌燥,不闻香臭,头重思睡,注意力不易集中,记忆力减退。因拒绝穿刺治疗而来我科就诊。诊见:双上颌及前额有局部压痛,鼻粘膜充血,双下甲肿胀,鼻道内有粘稠分泌物。舌红、苔薄白,脉浮紧。
诊断,慢性鼻窦炎(风寒袭肺型)。治则:疏风散寒,利鼻通窍。
病经口:交感(耳)、攒竹(经)、睛明(经)、巨谬(经)。操作:每日治疗1次,每个病经口治疗5~15分钟,予疏密波。配合头位引流。
结果:首次治疗完毕即感鼻塞减轻、头目清朗,次日诸症如前;第2次治疗后,鼻塞明显减轻,在引流头位下擤出少量青绿色粘性液体;共治疗35次,诸症消失 ......
[概 述]慢性鼻窦炎是鼻窦粘膜的慢性炎症,常波及多个鼻窦,其中以上颌窦炎为主者最多见。本病大多是急性鼻窦炎时治疗不当或机体抵抗力减弱未彻底痊愈所致。急性鼻窦炎反复发作,粘膜机能未能完全恢复,也是形成慢性炎症的重要因素。各种引起鼻塞和鼻窦通气引流受阻的病变,如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鼻息肉,鼻腔、鼻窦的异物,以及鼻腔填塞过久等,均是导致慢性鼻窦炎的重要因素。鼻窦炎症使鼻腔、鼻窦的粘膜增厚,粘性病理分泌物增多。极度水肿的粘膜有时成为团块状,堵塞鼻腔,形成息肉。有的慢性鼻窦炎伴发息肉,有的没有息肉,这与患者的体质及变态反应有关。临床主要表现为脓鼻涕增多、鼻塞、嗅觉减退、头重闷痛、记忆力减退等,一般为双侧性,有时为单侧性。单侧发生者,常常是因龋齿根部感染引起(齿源性上颌窦炎,鼻涕多有腐臭)或者是肿瘤所致。本病属中医"鼻渊"、"脑漏"范围,多因肺卫虚寒,复受外邪侵袭,客邪久留而不去,津液不得清化,停于空窍;或因脾气虚弱,湿浊内蕴,久郁化热,兼以邪毒滞留不散,困于空窍而成。
[诊查要点]
(一)鼻涕多为脓性,黄色、绿色或灰绿色,量多少不定。如有臭气,多见于牙源性上颌窦炎。间歇性流脓涕,偏头或低头增多者,须想到上颌窦炎。早晨起床活动后脓涕增多者,须想到额窦炎和筛窦炎。总之,鼻前孔流脓涕,多来自前组鼻窦;后组鼻窦的脓液,多流向鼻咽或口咽部,由口咯出或咽下。乳头状肥厚性鼻窦炎可能无脓涕。
(二)长期鼻塞、嗅觉障碍,常有头昏、头闷痛或钝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
(三)鼻镜检查鼻粘膜呈暗红色,肿胀或肥厚,中鼻甲肥大或息肉样变,鼻道内有脓性分泌物。前组鼻窦炎时,中鼻道内有脓;后组鼻窦炎时,嗅裂内有脓。
(四)透照法、鼻窦窥镜、X线摄片及上颌窦穿刺冲洗,均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五)信息探测
耳穴病经口,交感、内鼻、外鼻、胰胆、肺、脾
经穴病经口;攒竹、巨谬、印堂、迎香。
[信息治疗]
病例1 张 X,男,24岁,病历号447,1987年5月4日初诊。鼻流脓涕3个月。患者于3个月前因感冒发烧后鼻塞头痛,鼻涕不断,先为粘稠黄色、量多,后为稀薄青绿色、随体位变动而滴出、量少。经长期注射青霉素治疗,症状时轻时重、始终未能痊愈,平素张口呼吸,口干舌燥,不闻香臭,头重思睡,注意力不易集中,记忆力减退。因拒绝穿刺治疗而来我科就诊。诊见:双上颌及前额有局部压痛,鼻粘膜充血,双下甲肿胀,鼻道内有粘稠分泌物。舌红、苔薄白,脉浮紧。
诊断,慢性鼻窦炎(风寒袭肺型)。治则:疏风散寒,利鼻通窍。
病经口:交感(耳)、攒竹(经)、睛明(经)、巨谬(经)。操作:每日治疗1次,每个病经口治疗5~15分钟,予疏密波。配合头位引流。
结果:首次治疗完毕即感鼻塞减轻、头目清朗,次日诸症如前;第2次治疗后,鼻塞明显减轻,在引流头位下擤出少量青绿色粘性液体;共治疗35次,诸症消失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25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