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的中医药论治思维
慢性盆腔炎系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等发生的炎症,其病理类型主要有:慢性盆腔腹膜炎、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慢性子宫肌炎、慢性输卵管卵巢炎以及子宫内膜炎等,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程迁延、病情顽固、复发率高等特点,多伴有月经不调、痛经甚至不孕,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临床治疗颇为棘手。该病单纯用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且易复发。因此,深入研究和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思维模式,对于提高临床疗效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血瘀”当为关键病机
慢性盆腔炎多因经期、产后卫生不良、反复人工流产、宫腔手术无菌操作不严、不洁性交等,加之体质虚弱、病原菌上行感染导致;或急性炎症治疗不彻底,加之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下腹疼痛、腰骶酸痛、白带增多;盆腔检查则可见:子宫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附件增粗或厚且触痛,甚至可形成盆腔包块。
慢性盆腔炎为西医病名,与中医“热入血室”、“妇人腹痛”、“带下病”等病症相似,其临床表现又散见于中医“瘕”、“月经不调”、“痛经”等病症之中。中医理论认为女子经、孕、产、乳皆以血为用,冲为血海,任为阴脉之海,主人身之精血津液,妇人经期、产后血室正开,余血未尽,易为六淫、七情、饮食、劳倦及房劳所伤,影响冲任气血以致成瘀为患。如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调经门》云:“若遇经脉行时,最易谨于将理,将理失宜,似产后一般受病,轻为宿疾,重可死矣。”《诸病源候论·八瘕候》云:“若经水未尽而合阴阳,即令妇人血脉挛急,小腹重急支满,......结牢恶血不除,月事不时,因生积聚”。《景岳全书·妇人规》:“瘀血留滞作,惟妇人有之。其证则或由经期,或由产后,凡内伤生冷,或外受风寒,或恚怒伤肝,气逆而血留,或忧思伤脾,气虚而血滞,或积劳积弱,气弱而不行。总由血动之时,余血未净,而一有所逆,则留滞日积而渐以成矣。”以上论述说明妇女经期、产后摄生不慎,外邪易乘虚而入,与血搏结,致胞脉之气血运行受阻,进而瘀滞不通,从而导致“瘀血”的产生。
现代实验研究[1]也发现,慢性盆腔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即血液处于浓、粘、滞、凝的状态,如盆腔血流量降低,循环功能障碍,血粘度升高,血液流动减慢,微循环灌注量减少等病理改变,与上述中医理论有相通之处。
2 “湿浊”乃是重要病因
白带增多是慢性盆腔炎的主症之一。中医学认为带下病主湿邪为患,《傅青主女科·带下》云:“夫带下俱是湿证”,“夫黄带乃任脉之湿也”。由此可见慢性盆腔炎的发生与湿浊有着密切的关系。湿为阴邪,其性重着趋下,易袭阴位。《素问·阴阳明论》云:“伤于湿者,下先受之”。胞宫位于人体下焦,最易遭受湿邪侵袭而致病,至于感受寒、热之邪,亦多挟湿为患。湿浊之邪致病,有外湿与内湿之分。外湿多与气候环境有关,如气候潮湿;或因体虚或血室正开之际,湿浊之邪乘虚而入,直接损伤任带二脉。内湿则由脏腑功能失调而致,脾阳虚则健运失司,肾阳虚则气化不利,或肝郁脾虚,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流于下焦而致病。此外,血瘀亦可致湿,“血不利则为水”,血脉瘀滞,血行不畅,血中之津液亦壅滞,渗出脉外而为水;血瘀致气机不利,使水液不能化气而成湿。因此,在诸多病因中,湿浊下注是慢性盆腔炎发病的重要因素。同时湿浊蕴结下焦,邪与血气相搏,阻滞胞脉,日久则易壅生为湿热之邪为患。
3 “祛邪不忘扶正”宜作治则
气血郁滞下焦日久,必将损伤人体元气,元气不足,无力推动血液的运行,则进一步导致血流缓慢,滞涩沉积,而在经脉中形成瘀血,加重患者病情;另元气不足,无力抗邪,外邪又可乘虚而入与虚邪相结,瘀滞于里,使病情反复,缠绵难愈;慢性盆腔炎症状通常表现为反复下腹隐痛或胀痛,腰背酸痛,带下量多,乏力神疲,纳差,劳累后诸证加重,这些都表明机体的正气已虚而邪未衰,病理性质为虚实夹杂,对其治疗则应该充分考虑这一特点。如果单纯采用抗生素或清热利湿中药进行治疗,则只能起抗菌消炎的作用,而机体的正虚状态不能得到纠正,免疫功能低下得不到改善,一旦停药后,病邪又可乘虚而入,炎症则死灰复燃,最终表现为得不到根治;何况长期采用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和毒副作用[2],进而对机体造成新的损伤,不利于对该疾病的诊治。
现代医学认为[3,4],慢性盆腔炎主要是由于患者发病前存在全身代谢水平和免疫力低下,抗病能力明显减退,使盆腔易遭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混合感染,炎性细胞不断浸润,使宫体、宫旁、附件及盆腔结缔组织反复受炎症刺激,病变局部微血栓形成而呈高凝状态。这也说明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是治愈慢性盆腔炎的另一关键。因此,我们应根据其病因病机,遵循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分析病变中邪正力量的强弱,明确扶正与祛邪治疗的主次与先后关系,才能使治疗有的放矢,达到祛邪而不伤正的效果,才能使人体遭破坏的生理功能恢复正常,阴阳气血调和,最终“阴平阳秘”。因此,我们推崇“祛邪不忘扶正”的论治思维。
现已清楚血液流变学异常与中医的“瘀血”[5],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与中医的“正气虚”有密切关系[6]。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多数清热中药具有抗炎消肿及增加血流量的作用,对于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微循环,促进炎症吸收,松解粘连,加速修复与再生有一定作用。而益气补血类中药如党参、当归等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血液成分和微循环作用。二者联用既可清湿热、去“瘀血”,又可益气血而提高机体免疫力。只有标本同治,才能达到治愈慢性盆腔炎目的。
此外,尚有不少的患者或药学界的同仁,甚至于临床医生抱着一种急于求成的思想,希望能在短期内将慢性盆腔炎治愈。但是慢性盆腔炎病情缠绵、顽固,病程短则数月,长则达数年甚至十余年,正因为它的病程较长,也就决定了在对该疾病进行治疗时,应该考虑到药物的用药疗程,只有通过较长时间的治疗与调理,才能使其得到彻底根治。
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中成药妇科千金片[7,8]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其用药疗程为14天,且建议连续服用2~3疗程;它不仅含有千斤拔[9]、金樱根[9]、穿心莲、功劳木等清热除湿的药物,而且配有如当归、鸡血藤和党参等补益气血的药物。用于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既能清热除湿,又可补益气血,另一方面又考虑到了其病程绵长的特点,正对本病之病机,所以用于临床能屡获良效。
【参考文献】
1 赵俊娟,裴颖. 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01,11(2):128-140.
2 糜若然. 盆腔炎的诊断与治疗.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1998,14(6):384.
3 薛凤霞. 盆腔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诊断和治疗.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8,14(6):285.
4 沙玉成. 慢性盆腔炎引起的盆腔疼痛.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8,14(6):384.
5 季钟朴. 中西医结合研究思想与方法学.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55.
6 黄河清. 肺心康对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缓解期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7,20(4):16.
7 冷方南. 中国基本中成药(一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8,307.
8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和工商保险药品目录, 2004, www.moiss.gov.cn.
9 湖南省卫生厅. 湖南省中药材标准.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34;193.
作者单位: 410007 湖南长沙,湖南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教研室
(编辑:黄 杰), http://www.100md.com(左之文 付灵梅)
1 “血瘀”当为关键病机
慢性盆腔炎多因经期、产后卫生不良、反复人工流产、宫腔手术无菌操作不严、不洁性交等,加之体质虚弱、病原菌上行感染导致;或急性炎症治疗不彻底,加之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下腹疼痛、腰骶酸痛、白带增多;盆腔检查则可见:子宫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附件增粗或厚且触痛,甚至可形成盆腔包块。
慢性盆腔炎为西医病名,与中医“热入血室”、“妇人腹痛”、“带下病”等病症相似,其临床表现又散见于中医“瘕”、“月经不调”、“痛经”等病症之中。中医理论认为女子经、孕、产、乳皆以血为用,冲为血海,任为阴脉之海,主人身之精血津液,妇人经期、产后血室正开,余血未尽,易为六淫、七情、饮食、劳倦及房劳所伤,影响冲任气血以致成瘀为患。如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调经门》云:“若遇经脉行时,最易谨于将理,将理失宜,似产后一般受病,轻为宿疾,重可死矣。”《诸病源候论·八瘕候》云:“若经水未尽而合阴阳,即令妇人血脉挛急,小腹重急支满,......结牢恶血不除,月事不时,因生积聚”。《景岳全书·妇人规》:“瘀血留滞作,惟妇人有之。其证则或由经期,或由产后,凡内伤生冷,或外受风寒,或恚怒伤肝,气逆而血留,或忧思伤脾,气虚而血滞,或积劳积弱,气弱而不行。总由血动之时,余血未净,而一有所逆,则留滞日积而渐以成矣。”以上论述说明妇女经期、产后摄生不慎,外邪易乘虚而入,与血搏结,致胞脉之气血运行受阻,进而瘀滞不通,从而导致“瘀血”的产生。
现代实验研究[1]也发现,慢性盆腔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即血液处于浓、粘、滞、凝的状态,如盆腔血流量降低,循环功能障碍,血粘度升高,血液流动减慢,微循环灌注量减少等病理改变,与上述中医理论有相通之处。
2 “湿浊”乃是重要病因
白带增多是慢性盆腔炎的主症之一。中医学认为带下病主湿邪为患,《傅青主女科·带下》云:“夫带下俱是湿证”,“夫黄带乃任脉之湿也”。由此可见慢性盆腔炎的发生与湿浊有着密切的关系。湿为阴邪,其性重着趋下,易袭阴位。《素问·阴阳明论》云:“伤于湿者,下先受之”。胞宫位于人体下焦,最易遭受湿邪侵袭而致病,至于感受寒、热之邪,亦多挟湿为患。湿浊之邪致病,有外湿与内湿之分。外湿多与气候环境有关,如气候潮湿;或因体虚或血室正开之际,湿浊之邪乘虚而入,直接损伤任带二脉。内湿则由脏腑功能失调而致,脾阳虚则健运失司,肾阳虚则气化不利,或肝郁脾虚,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流于下焦而致病。此外,血瘀亦可致湿,“血不利则为水”,血脉瘀滞,血行不畅,血中之津液亦壅滞,渗出脉外而为水;血瘀致气机不利,使水液不能化气而成湿。因此,在诸多病因中,湿浊下注是慢性盆腔炎发病的重要因素。同时湿浊蕴结下焦,邪与血气相搏,阻滞胞脉,日久则易壅生为湿热之邪为患。
3 “祛邪不忘扶正”宜作治则
气血郁滞下焦日久,必将损伤人体元气,元气不足,无力推动血液的运行,则进一步导致血流缓慢,滞涩沉积,而在经脉中形成瘀血,加重患者病情;另元气不足,无力抗邪,外邪又可乘虚而入与虚邪相结,瘀滞于里,使病情反复,缠绵难愈;慢性盆腔炎症状通常表现为反复下腹隐痛或胀痛,腰背酸痛,带下量多,乏力神疲,纳差,劳累后诸证加重,这些都表明机体的正气已虚而邪未衰,病理性质为虚实夹杂,对其治疗则应该充分考虑这一特点。如果单纯采用抗生素或清热利湿中药进行治疗,则只能起抗菌消炎的作用,而机体的正虚状态不能得到纠正,免疫功能低下得不到改善,一旦停药后,病邪又可乘虚而入,炎症则死灰复燃,最终表现为得不到根治;何况长期采用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和毒副作用[2],进而对机体造成新的损伤,不利于对该疾病的诊治。
现代医学认为[3,4],慢性盆腔炎主要是由于患者发病前存在全身代谢水平和免疫力低下,抗病能力明显减退,使盆腔易遭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混合感染,炎性细胞不断浸润,使宫体、宫旁、附件及盆腔结缔组织反复受炎症刺激,病变局部微血栓形成而呈高凝状态。这也说明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是治愈慢性盆腔炎的另一关键。因此,我们应根据其病因病机,遵循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分析病变中邪正力量的强弱,明确扶正与祛邪治疗的主次与先后关系,才能使治疗有的放矢,达到祛邪而不伤正的效果,才能使人体遭破坏的生理功能恢复正常,阴阳气血调和,最终“阴平阳秘”。因此,我们推崇“祛邪不忘扶正”的论治思维。
现已清楚血液流变学异常与中医的“瘀血”[5],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与中医的“正气虚”有密切关系[6]。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多数清热中药具有抗炎消肿及增加血流量的作用,对于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微循环,促进炎症吸收,松解粘连,加速修复与再生有一定作用。而益气补血类中药如党参、当归等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血液成分和微循环作用。二者联用既可清湿热、去“瘀血”,又可益气血而提高机体免疫力。只有标本同治,才能达到治愈慢性盆腔炎目的。
此外,尚有不少的患者或药学界的同仁,甚至于临床医生抱着一种急于求成的思想,希望能在短期内将慢性盆腔炎治愈。但是慢性盆腔炎病情缠绵、顽固,病程短则数月,长则达数年甚至十余年,正因为它的病程较长,也就决定了在对该疾病进行治疗时,应该考虑到药物的用药疗程,只有通过较长时间的治疗与调理,才能使其得到彻底根治。
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中成药妇科千金片[7,8]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其用药疗程为14天,且建议连续服用2~3疗程;它不仅含有千斤拔[9]、金樱根[9]、穿心莲、功劳木等清热除湿的药物,而且配有如当归、鸡血藤和党参等补益气血的药物。用于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既能清热除湿,又可补益气血,另一方面又考虑到了其病程绵长的特点,正对本病之病机,所以用于临床能屡获良效。
【参考文献】
1 赵俊娟,裴颖. 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01,11(2):128-140.
2 糜若然. 盆腔炎的诊断与治疗.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1998,14(6):384.
3 薛凤霞. 盆腔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诊断和治疗.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8,14(6):285.
4 沙玉成. 慢性盆腔炎引起的盆腔疼痛.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8,14(6):384.
5 季钟朴. 中西医结合研究思想与方法学.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55.
6 黄河清. 肺心康对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缓解期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7,20(4):16.
7 冷方南. 中国基本中成药(一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8,307.
8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和工商保险药品目录, 2004, www.moiss.gov.cn.
9 湖南省卫生厅. 湖南省中药材标准.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34;193.
作者单位: 410007 湖南长沙,湖南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教研室
(编辑:黄 杰), http://www.100md.com(左之文 付灵梅)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妇产科 > 女性生殖器官炎症 > 盆腔腹膜炎(盆腔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