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新闻 > 医药315
编号:10994039
“软广告”都是“夜猫子” 某些广告善打擦边球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2月20日 市场报
     业内人士分析,“乙肝”医疗广告被禁后,“肝病”广告在电媒上大行其道。在这些广告中,虽然没有提到“乙肝”这两个字,但是广告词中充满了“两对半”、“HBVDNA”、“表面抗原”等乙肝专用术语,其实广告主就是把“乙肝”广告改头换面,包装成肝病广告,换汤不换药。而且,从受众方面来看,乙肝携带者就医的迫切性决定了广大乙肝携带者及患者无疑是“肝病”医疗广告的最大受众群体,即使是广告内容中不含“乙肝”字眼和专业用语,其指向性和针对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果真的能达到广告上的疗效,解决全国1.2亿乙肝患者的治疗问题,每年能够挽回几百亿元的损失,那真的可以给这个医疗机构颁发个特别贡献奖。但是这样的广告还是欺骗了不少无辜的患者,有的到最后是倾家荡产,所以这些“软广告”现实的做法,使得《通知》失去了其实际本意。

     “软广告”泛滥谁之过

    既然包括“肝病”和“肿瘤”在内的有些“软广告”有虚假的成分,但为什么长时间以来这些广告却能畅通无阻?这其中又是谁之过?

    首当其冲的就是电媒这个载体,他们在审查了广告刊登手续是否齐全、收取了大量的广告刊登费用后,只要不指明道姓说出那禁播的11种疾病的名字就不算违法,至于广告的内容是否真实可靠,他们不予考虑。很多从事媒体广告的审查人员都明知有些“软广告”有夸大宣传、虚假的成分,但是他们依然播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巨额的收入。

    而工商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广电部门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很多医疗广告的广告主与当地各部门都有着一定的关系,所以他们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坐视不管。对于广告宣传内容“超标”和出格问题,卫生行政部门无可奈何,工商部门难以判定真假,广电部门任意放纵,而且没有相关的协作机制与规章,这就让虚假“软广告”四处游击,放手大干。(记者 许黎珊)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2页 1 2,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