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业版 > 药事药政 > 各家评论
编号:10853895
新药创新与中药现代化重大科技专项三年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2月27日 中国药学会
     几年前,伴随全世界关注健康问题的热潮,有人想看看近代中国有什么药物发现和发明,结果却让人失望——这样的发现和发明微乎其微!在这样的事实后面,不仅是我国独有动植物资源的浪费,更是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药物研发和生产一直在走“仿制”之路,这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加入WTO后,许多有识之士意识到,中国完全有能力为世界贡献自己的智慧并挽回经济损失。在这些人的呼吁之下,“新药创新与中药现代化”作为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之一,于2002年7月启动,一场利用中国独有资源的新药研发竞赛也由此拉开了帷幕。

    先看成果。据科技部生物资源处介绍,3年来,中国科学家和企业家齐心协力、不负众望,给人们送来了一个又一个捷报。

    2002年——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和石家庄制药集团共同研制的丁苯酞完成临床实验研究,成为世界上第一种专门针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获得了国家新药证书。
, 百拇医药
    2003年——由深圳市赛百诺基因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全球第一种正式上市的基因治疗药物今又生,获得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新药证书。国际著名杂志Human Gene Therapy说它具有历史意义,可对颈部鳞癌、肺癌、乳腺癌、肝癌等20余种癌症进行治疗。

    2004年——经过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与成都金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及全国30多家科研单位、大学和医院中的150多名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中国第一种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泰欣生,成为国际上第一个获得注册和生产批准的葡激酶类溶血栓药物,并且价格低廉。目前,美国、日本、比利时的同类产品尚处于临床研究阶段。

    截至目前,“新药创新与中药现代化”重大科技专项仅仅实施3年,就已有22种药物获得了国家医药管理局的新药证书,27个品种已完成全部研究工作、正在申报新药证书,115个品种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同时还有近百个创新性强、前景较好的课题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 http://www.100md.com
    那么,中国新药创新和中药现代化的推进何以如此迅速?

    科技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虽然我国制药企业研发力量比较薄弱、抗风险能力较低,但国家通过科研计划项目给它们引导性支持,给它们进行药物创新注入了动力。重大专项的实施,由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协同作战,如重组葡激酶的研制不仅有科技部支持,还有国家发改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等多个部门以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从而加快了前进步伐。

    同时,我国在新药研发方面十分注重立足国情,并与临床需求紧密结合,善于为临床服务。这就使研究与生产紧密相连,缩短了某些周期,提高了效率。另外,中国科学家也很注重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成果,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也是新药创新速度惊人的重要原因,如“泰欣生”就是我国与古巴联合开发的癌症治疗药物。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所长王晓良说,由药理学科牵头,集药物分析、药物制剂等学科的研究人员共同努力,才完成了该所承担的研制项目。项目的成功体现了科研单位和企业的相互合作,这是一条中国制药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此外,他说:“项目的成功还体现了国家和政府部门对创新药物研究和医药产业化的大力支持。”
, http://www.100md.com
    石家庄市制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香港中国制药集团董事局主席蔡东晨说,入世以后,国际国内竞争加剧,医药企业面对着激烈的挑战和难得的机遇,不能再走仿制的老路,而要走自主创新之路。他说,丁苯酞的研制成功标志着石药集团从规模效益增长型向科技效益增长型转变,今后石药集团将继续在坚持自主研发的基础上积极寻求合作伙伴,与科研单位建立紧密的关系,优势互补,不断推出更多更新的药品。

    蔡东晨说,他们将把丁苯酞做成新药平台,开发一系列的后续品种。他希望药理学家、临床专家一起借助这个平台,紧密合作,研制出更多的新药产品。而事实上,为了加速新药创新和中药现代化,我国在“十五”期间就建立了新药筛选、临床前安全性评价(GLP)、临床试验研究(GCP)、药物动力学等9类技术平台,初步形成了与国际接轨的创新药物研发体系。

    信息来源:科技时报,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