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网友评论
编号:10856449
中西医结合思路之我见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2月28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464期
     我国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到现在已有多年的历史,纵观其过程,不难发现,我们走了很多弯路,随着西医学的进入,中西医不断碰撞,中医学进入了现代阶段,并出现了提倡中西医贯通的医家及相关论著,例如《医学衷中参西录》的作者张锡纯等。此后中医学在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上曲折发展,时至今日,仍争论不休,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所谓的中西医结合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何谓中西医结合?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并非中西医结合,而是中医加西医。两种理论如果能结合在一起,可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但是如果只是简单的加在一起,则有可能产生一加一小于二的效果。在中医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并非没有与外来医学碰撞,结果都是中医吸收并将其溶于一体,不断发展自身理论。近代,中医面临的是西医的碰撞,我们也完全可以像前人学习,将其理论吸收容纳,并化为自身的东西。其实与其叫中西医结合,不如称为中医的新发展。中医在理念和指导思想上处于绝对领先的位置,中医的精髓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这显示了中医学的无比优越性。但是面对高速运转的现代社会,中医药在手段方面不能完全适应,所以我们要发展中医学,对中医学的发展有帮助的东西我们要大胆吸收。古人的崇古思想造就了中医学的完整而又独特的理论体系,但也造成了中医学发展的缺陷。今天我们应对这种思想有正确的认识,对新理论我们要勇敢面对并吸纳以不断发展自身理论。这是一个内容和形式的问题,内容可以用多种方式来表现的。
, 百拇医药
    如果传统中医学和现代医学能完美结合,那将是对医学的一大贡献,其产生的医学理论将不是简单的中西医结合学,而是超现代医学。

    中西医要结合,不能超越现实,两种医学理论要能结合起来,首先,要在基础理论上解决问题;其次,中西医结合要以中医为主体。如果以局部观来研究整体观,以机械论来研究系统论,很难想象能有什么结果,什么突破性的进展;再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对医学来说,临床疗效就是检验的惟一标准,舍此无他。中医西医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临床问题,如果不能解决临床问题,其研究就没有了价值。

    第一代中西医结合者,例如张锡纯,虽然在很多方面并不成熟,但他的指导思想和所取得的成就却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1)中西医结合过程中强调“衷中参西”;(2)尝试从基础理论层面上去阐述中西医的结合点;(3)在前面的认识基础上对某些病的病机提出了新的观点,例如对中风病指出其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并提出脑充血病这一病名;(4)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镇肝熄风,引血下行的治法,并在该法的指导下拟用镇肝熄风汤治疗中风病;(5)经过临床检证,证实了其可行性,直至今日仍有效的运用于临床。个人认为这是中西医结合的一个典范。可惜后来者并没有重视,反而出现了“废医”、“改医”风波,使得中医学的发展受得严重的挫折。一方面抑制不让发展,另一方面鼓吹中医“伪科学”论,真是荒谬。在老一辈名老中医的不懈努力下,才使中医学得以不断发展,而邓铁涛教授的上书,更是促使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成立,使中医学的发展有了进一步的保障,之后中医的发展不断得到重视,这次“973”计划中,首次列入中医项目,更是体现了这一点。
, http://www.100md.com
    中医学的基础理论是理、法、方、药,中西医结合或中医新发展,都应该从理、法、方、药这四方面去寻求突破,如果基础理论研究没有进展,而大谈中西医结合治疗,我觉得是在自欺欺人,因为那根本就不是什么结合。

    现在已进入了科技时代,我们完全可以借助现代医学的循证医学模式来解决,依靠多家大型单位的参与,使得结论更具说服力。同时应该明白到这是基础研究,毕竟中医学经过了2000多年的发展,才逐渐形成了完善的理论体系,中西医结合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能取得成果。

    总体上比较中西医,中医属于平衡医学,而西医则为对抗医学,这主要由于两种医学是基于两种不同哲学理念上发展起来的。中医在宏观、整体、动态、综合、定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反之,在微观、实验、分析、定量方面较之现代医学来说却是处于劣势的。通过比较,不难看出从总体上中医在思维和方法论上是优于西医的,所以中西医结合还是要以中医为主,以西医为辅,在宏观、整体、动态、综合为主体的基础上,发展中西医结合。
, 百拇医药
    中医学主要以五脏六腑为中心,以经络联系,将人处于社会和自然的大环境中来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对人体的生理病理做出了阐述,并在临床实践中得到检验和不断发展。经过了2000多年的观察,中医学对人体生理功能认识的准确性远非现代医学所能及,但是中医学却在对解剖结构的认识上有明显不足。例如中医认为肾脏有藏精和主水的功能,对于肾主水的功能中西方基本一致;对于肾藏精一说,却颇有争论,后来的解剖证明了现代医学所谓的分泌精液的睾丸并非一开始就在阴囊之中,而是从肾分离滑落至阴囊,至此,不言而喻。再如精血同源的论述,其实现在所说的肾性贫血,不是这个理论的体现吗?有一个事实,就是当年西医学传入我国,对五脏的翻译完全是借助了中医学五脏的概念。到了现代,我们反而要以西医学的五脏概念研究中医学,还要说中医学理论的不科学,这岂非令人费解。要发展中西医结合生理学,应该将中西医进行优势互补,坚持中医学理论的主导,借助现代医学对微观的认识进行阐述,并在两者揉合的过程中发展新的理论。

    中医学对机体发病的阐述主要是通过三因学说,并运用邪正关系来解释发病的机理,体现了从整体方面上对疾病的把握,避免了头痛治头,脚痛医脚。但是由于对解剖上的认识不足,也导致了对病位的定位不甚准确,很多时候要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才进行治疗,这显然与中医学所讲的治未病不符。中西医结合就应该从这方面着手,运用现代医学的优势对整体观念进行阐述,从而使得对疾病有更好的认识,造福于患者。对于冠心病的认识,就很好的体现了中西医结合,中医学认为冠心病的主要病机是痰瘀互结,这是从整体方面对患者进行判断,现代医学通过冠脉造影,可反映局部的病变情况,对于无症状患者也可以进行干预性治疗即治未病,从而避免了严重临床事件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 百拇医药
    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物,中药学的理论是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这些理论来源于长期的临床实践,并在不断的实践中得以验证。中西医结合,肯定不能绕过药物这一问题,在很长的一段的时期里,我们认为中药现代化,就是提取所谓的有效成分,但事实表明这种做法只能一种辅助的手段,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现在开始转向复方的研究。有一点,我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大家都在拼命地研究中药的现代化,为什么不是用中医的理论去研究西药呢?中药现代化,是个不错的概念,但要怎么现代化呢?如果脱离了中医学理论的指导,完全按现代医学理论进行阐述,请问这种药物还能叫中药吗?翻开书本,我们不难发现中药的不断扩充发展的历程,从《神农本草经》的356种,发到后世的成千上万种,其中不乏有外来的药物,但古人总能借助中药的理论,通过临床实践,从而将所有外来的药物纳入中药体系之内,而使中药得到不断的发展。古人尚且如此,作为现代中医人,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类似的方法,将西药纳入中药体系,使得西药可以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发挥其药专力宏的药效。以前很多工作都是靠某位医家的多年观察得以完成,现代社会的背景下我们可以借助循证模式来加以实现,当然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例如,阿司匹林的使用到现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张锡纯曾尝试将其纳入中药体系,但未深入研究。通过长期的临床的观察,我们可认为阿司匹林性味为辛苦寒,功效为清热解毒,祛风止痛,凉血化瘀。

    中西医结合或中医现代化只有基础理论上取得突破,方能有飞跃性的进展,从而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中西医结合或中医学的现代化,将在不断的争论中继续发展,或许当中医学和基因工程完美结合时,将为中西医结合或中医现代化划上句号,为达此目标需要我们不懈地努力。, 百拇医药(韩永继 陈秋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