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208963
养生楹联拾趣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2月29日 《当代健康报》 2005.12.29
     我国古人留下一些吟咏养生之道的名联,不仅给了我们美好的艺术享受和丰富的文化营养,也是我们养生和益寿的良方。

    粗茶淡饭,饮食清淡。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江苏兴化老家自撰自书厨房门联:“青菜萝卜糙米饭,瓦壶井水菊花茶。”

    动静相宜,宠辱不惊。清代名人翟公栾自撰的“静亦静动亦动,五脏克消失欲火;荣也忍、辱也忍,平尘不履于危机”的养生联,对那些常搅心伤神易动肝火之人,确系一服妙药。

    寡欲为善,读书静心。北宋名相寇准的“但知行好事,不用问前程”明代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养生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清代进士顾光旭的“万事莫如为善乐,百花争比读书香”等联语,都分别阐述了寡欲养性、为善施德、读书求乐的养生之道。特别是对于上了年纪的老人来说,晚年多动脑筋尤为重要。“事因知足心常乐;人道无求品自高。”这是著名作家冰心94岁时写的一副养生联,是她之所以高寿的经验总结。

    知足常乐,无求品高。清代文学家纪晓岚将“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的对联书于客厅自娱。清代名僧苏曼殊,撰“乾坤容我静,名利任人忙”的养生联悬挂在舟山普陀寺。清末四川才子钟云舫,于新都宝光寺题了一副养生的楹联:“你眉头作什么焦,但常守分安贫,便收得和气-团,常向众人开笑口:我肚皮这般样大,总不愁吃忧穿,只讲个包罗万象,自然百事放宽心”。,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