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208949
期盼过年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2月29日 《当代健康报》 2005.12.29
     晓谭 55岁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国经历了连续三年的严重自然灾害,国内物资供应极度匮乏。粮食的配给量根本填不饱肚子。吃,成了天下头等大事。到处都在“生产救灾”,地瓜叶、胡萝卜缨、榆树叶也都成了“美食”。平日里生活过得清苦,自然就特别期盼过年。过年,政府会给居民增加一点油、肉等副食品供应,还会配给几斤大米、白面。商店里也会供应一点平日里见不到的生活日用品。

    生活再艰难,年还是要过的。能吃上顿饱饭,就是天大的幸福。现在买肉都挑瘦的,那时凭票供应的几两肉会专捡肥的。不是因为肥肉香,而是把肥肉放到锅里“炼”出油,炒菜用。毕竟人们的肚子里太缺少油水了。

    生活条件差,自然也就容易满足,期盼的标准也便不高。大年夜,哪怕炖上锅白菜,炒上个萝卜条,能吃上顿水饺,一家人围在一起“守夜”,其乐也融融。谁家从农村来个亲戚,带上一面袋地瓜干,便是非常受欢迎的礼品。

    住在城里的四合院里,过年是快乐的。大年初一天不亮,就要挨家挨户地拜年。平日即使有些过节,一声“过年好”,忘记了前嫌,大家又成了好邻居、好朋友。

    孩子们不知大人的辛苦,过年自然是他们最开心的日子。放了寒假,便一天天地期盼着过年。家境好一点的人家,可能给孩子做件新衣裳。一般家庭只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一年”了。

    过年,鞭炮是要放的。放鞭炮是孩子们最大的享受。有挂二百头的“小火鞭”,会拆开一个一个地放,为的是多过一下放鞭炮的瘾。如果有几个“大雷子”,会把全院的小伙伴叫来,一起观赏。

    那时气候比现在冷得多,零下十几度是常事。天再冷也阻挡不了孩子们户外活动的热情。女孩子会在一起跳皮筋、跳“房子”。男孩子的游戏则另类了,尽管小手冻得通红、裂了口子,还蹲在地上弹玻璃球、绷杏胡,甚至在街上泼点水,冻出一条冰道,在上面打滑梯,看谁滑得远。滑倒了,摔个手脚朝天,爬起来,拍拍屁股,大家哈哈一笑,开心极了。

    有了欢笑,就没有白白地期盼。年过去了,人们又在期盼新的过年。,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