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其它各类 > 各类论文6
编号:10855092
胆道结石的非手术治疗
http://www.100md.com 深圳罗湖医院肝病中心
     关键内容

    ● 胆道结石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包括内镜、超声和X线下的各种介入治疗。

    ● 治疗胆总管结石最常用的方法为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PT,EST),切开后可自然排石、网篮取石、气囊导管取石或碎石等;多发性或大结石也可在胆总管内放置支架引流。

    ● 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并发症较EPT少,取石安全、有效,但不适用于较大的胆总管结石或胆管下段狭窄病人。

    ● 经口胆道镜(PCS)下取石,通过机械、激光、电气水压冲击波等碎石,亦成为临床实用的治疗方法。

    ● 经T管瘘道,可在X线下或胆道镜下取石,治疗胆总管残余结石。

    ● 当病人不适宜ERCP时,可经皮经肝胆道镜(PTCS)取石,不啻为治疗胆总管或肝内胆管结石的方法之一。但其操作复杂,难以实施。

    ● 肝胆管二级分支以下的肝内胆管结石可采用EPT或PTCS取石。如结石大于2.0cm。可先行机械、激光、液电或高频电流等方法碎石。

    ● 胆囊结石一般需手术(首选腹腔镜下)摘除胆囊。静止性胆囊结石可作经皮经肝胆囊镜下取石(PTCCS)、超声引导下胆囊内置管溶石、内镜下胆囊置管溶石(ERCG)等,还可采用体内冲击波碎石(ESWL)。

    ● 目前最常用的溶石剂为甲基叔丁醚,仅能溶解胆固醇结石,且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多。

    胆道结石包括胆总管、肝内胆管和胆囊结石。手术为治疗这些疾病的传统方法。近年来发展了多种在内镜、超声、X线下的介入治疗方法[1-4],取得良好的疗效。此外,药物溶石治疗亦取得某些进展。

    胆总管结石的非手术治疗

    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papillotomy,EPT或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

    适应证

    下列情况为适应证:①胆总管结石 传统适用于胆囊摘除术后,直径<2cm之残余胆总管结石;但由于目前碎石技术进步,因而对结石直径因素已不再考虑。伴有胆囊结石患者,也可先作EPT取石,再行腹腔镜胆囊摘除术;②非结石性病变 如急性化脓性胆管炎、重症胆源性胰腺炎、胆道蛔虫症、Oddi括约肌功能紊乱之狭窄型以及为胆总管狭窄置放胆道支架之准备等[5]。

    禁忌证

    下列情况为禁忌证:①有ERCP禁忌证者;②严重心、肺、肾、脑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以及有出血倾向者;③重度食管静脉曲张、食管或球部狭窄无法通过内镜者。

    器械

    主要有:①十二指肠镜 为能通过各类碎石器,要求内镜有大孔道活检钳道,如JF-1T30,JF230(3.2mm),TJF-30、TJF-200(4.2mm);②高频电源 如Olympus公司PSD-2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2991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