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其它各类 > 各类论文6
编号:10855064
阿米巴肝脓肿的治疗
http://www.100md.com 深圳罗湖医院肝病中心
     关键内容

    1 ALA与细菌性肝脓肿易于混淆。具有以下条件之一者,可以成立ALA诊断:①肝脓液(含穿破至其他体腔的脓液)呈巧克力色;②脓液中查到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③临床表现符合,经抗阿米巴药物(常用甲硝唑)治疗有显效或治愈者。

    2 ALA易穿破至邻近组织、体腔或器官,及时诊断穿破并发症对治疗成功有重大意义。右叶肝脓肿半数以上穿破至右肺或右胸腔;左叶肝脓肿或两叶均受累者可向左胸腔 、心包、胃等处穿破;肝下面脓肿,易破入腹腔或腹腔内脏器。穿破多发生于病程第1~6周内。

    3 药物治疗首选甲硝唑(灭滴灵),因其高效,安全,对肠内、肠外阿米巴感染均有效,兼有抗厌氧菌作用。吐根素及氯喹疗效虽佳,但毒性较大。吐根素可用于甲硝唑疗效不佳者,尤其脓腔较大,有穿破危险需紧控制病情者。氯喹见效慢,疗程长,仅作为甲硝唑的替换药物。抗阿米巴药物不宜同时应用,以免增加毒副作用,但可轮换使用。

    4 超声显示明确脓腔及积脓,应穿刺抽脓,兼有诊断和治疗的意义。大脓肿在抽脓后注入盐酸吐根素30~60mg,有助于脓腔愈合。肝脓肿如穿破至胸膜腔或心包腔,应予穿刺引流。

    l 手术引流适应于肝脓腔穿破至腹腔引起弥漫性腹膜炎;脓肿位置较深(>8cm);合并细菌感染,脓液粘稠不易吸出者。

    阿米巴肠病并发肝脓肿者占1.8~40%,多数报告在10%左右。南通为阿米巴病流行区,我科自60年代起对阿米巴肝脓肿(Amebic liver abscess, ALA)进行了系列临床研究,现着重对诊断和治疗问题介绍如下。

    阿米巴肝脓肿的诊断

    溶组织阿米巴以小滋养体的形态生活于盲肠和升结肠的肠腔内,亦称肠腔型阿米巴,无致病力。如肠腔环境适宜,可转为大滋养体,亦称组织型,以其活动力和溶组织酶的作用而致病,存在于病变肠壁和肝脓肿等脓腔壁内。小滋养体向肠腔下段移行,环境改变时形成囊壁而成包囊,随粪便排出体外,为该病的传播型。

    诊断依据

    ALA与细菌性肝脓肿易于混淆,而治疗不同,因此鉴别诊断十分必要。以下资料可为ALA的诊断提供重要线索,但非必备的诊断条件:①腹泻史:ALA源于肠道阿米巴感染,但仅50.6%有痢疾或腹泻史,轻症阿米巴肠道感染只有短暂腹泻或消化不良症状,易被忽视;②X线胸部透视:如有右下肺炎、胸膜炎或横膈抬高、运动受限等改变,提示由膈下病变引起;③超声探查肝脏:见肝区有境界清晰的园或卵园形的"无回声区",诊断ALA符合率达93.6%,但须排除细菌性肝脓肿、多囊肝、肝囊肿、肝癌液化等病。

    镜检粪便或脓液中的阿米巴阳性率低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514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