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87310
资本买家,学会参透药业的无极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月2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1期(总第2254期 2006.01.02)
     “无极里有每个人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你的也在里面。”

    每一天在医药行业来去的资本流量有多少?这些资本来去的背后又隐示着药企怎样的命运?《无极》的这句台词正暗合着:无极里有每个药企的兴衰成败,任谁都逃不脱。

    2005年的日子不好过。能源紧张、原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宏观调控、第17次药品降价、抗生素“限售”……共同催生了药业并购后遗症——“消化不良”。华源、东盛,这两家曾经咆哮医药市场的资本买家,此时正陷落“无极”的低谷,等待着下一轮的曙光。

    华源:“要好好活着”

    2005年11月的最后一天,华源重组开锣。

    由旗下医药元老华源股份出售所有医药资产开始,传闻已久的华源重组终于迈出了实质性步伐。遥想当年,华源曾因左揽上海医药集团、右收北京医药集团,成就了医药并购史上两桩数一数二规模的案例。如今,华源从重组到被重组角色的瞬间转换,实在给2005年年末原本相对平静的医药行业一个不小的震动。
, 百拇医药
    原本从事纺织业的华源,选择了一条“国际惯例”的发展路子——转型医药行业,而且走得颇为意气风发。自1992年以来,华源主导的大大小小并购不下90起。2001年确定“优先发展大生命产业”以来,华源集团便通过旗下的华源生命在医药行业攻城掠寨,在资源整合方面建树颇多,一度风生水起。

    2002年,华源以11亿元一举将中国医药界综合实力排名第一的上海医药集团纳入囊中,创下了中国药业并购史上最大规模的并购纪录。

    2004年,华源集团作为非医疗领域企业,竟一次整体收购河南省新乡市5所主要医院。

    同年11月,华源以13.6亿元兼并北京医药集团,再次刷新了自己创下的最大规模药业并购纪录,业界一片震惊。

    2004年底,华源集团成功地将游离于其掌握之外的上海医疗器械集团50%股份收归麾下,并由此介入医药器械领域。
, 百拇医药
    13年时间里,华源的触角延伸到了医药产业的原料药、大输液、制剂、天然药品、零售、医疗、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迅速坐上了中国医药产业的头把交椅。

    然而,在华源的医药版图日益扩张的同时,危机也在逐渐显现。自2000年以来,快速扩张的华源集团所耗其实不菲,且多为银行贷款。如此高负债并购模式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资金链条瘫痪,“消化不良”的并购后遗症症状开始在华源系泛滥。

    2005年8月3日,无锡农业银行首先发难,冻结了华源发展3000万股股票。

    接着,9月16日到9月20日不到一周的时间内,上海银行和浦发银行对华源集团共计12多亿元的逾期债务起诉并进行资产保全。16日,上海二中院裁定冻结华源集团及担保单位中纺机集团银行存款1.14亿元,并查封冻结了华源集团持有的上海医药集团40%的股权及相关权益。

    之后,一系列的银行逼债行为便陆续展开,华源集团旗下上市公司股权遭司法冻结的消息时有传出。在上述时间内,华源系共接到来自上海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金山支行、陆家嘴支行、长宁支行至少11起的起诉,涉及金额达12.29亿元。
, 百拇医药
    面对众多对华源的起诉,国务院国资委不得不加快了重组华源的步伐。诚通集团就此登上华源重组进程的舞台。这起由国务院国资委主导的直属央企“火线重组”,为中国企业经营史开创了新篇。

    据称,诚通入主华源后,将酝酿重组整合央企大大小小1000多家医院,并将与华源的医药主业形成上下游的产业链关系,这一系列举措将带给华源集团新的业务机会,而同时也将对华源原有的企业经营自主权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

    尽管华源目前仍是中国医药产业的“老大”,但显然,独立打造中国医药航母的梦想已基本破灭。

    与此同时,圣诞前夜又传出了华源股份、华源发展股权再遭司法冻结的消息。

    华源此次能否顺利度过重组难关,“要好好活着”也许是业界期望的最后底线。

    东盛:“真正的速度是看不见的”
, 百拇医药
    曾经挥舞资本魔杖创下药业并购史上规模第三案例的东盛,如今也已铁骑梦碎。

    12月初,郭家学对外承认,自己已经退出云药集团的核心管理层。

    曾被喻为民营“黑马”的东盛,以赌徒式的手法迅速构建起强势平台,每一招、每一搏无不透着掌门人郭家学的“狠”:由西安东盛饮品有限责任公司发家,然后挟陕西卫东制药厂切入医药产业、入主青海同仁铝业并更名为东盛科技、受让江苏启东盖天力、托管丽珠、受让湖北潜江制药股权、组建国大东盛大药房……

    而真正让郭家学成为医药行业风云人物的,是东盛2003年8月与国药集团下属子公司中国医药工业公司共同组建中国医药工业有限公司。这使东盛在一年之后得以将云药集团控股权收入囊中,从而控制国家四大秘方医药企业之一的绩优上市公司——云南白药。

    2004年9月,中国医药工业公司以增资扩股的形式重组云药集团,持股50%。虽然在中国医药工业公司中,东盛集团占49%股权,51%的控股权掌握在中国医药集团手中,但真正的收购者是东盛集团,郭家学借道中国医药工业有限公司,“曲线救国”进入云药集团核心管理层,成为云药集团的“话事人”。
, 百拇医药
    然而,“塞翁得马,焉知非祸”,也正是这次大手笔的收购,使得东盛资金链问题一触即发,最终黯然出局。这一次,速度也同样出人意料的快。

    回顾东盛为撷取云药集团所耗的代价:在中国医药工业有限公司7.5亿元现金出资中,含东盛4.95亿元;云南省政府给郭家学的后续要价也很高:到2007年,重组后的新云药集团销售收入要达到120亿元,税收11亿元,净利润3.4亿元,否则云南省国资委将从中国医药工业有限公司出资的7.5亿元现金中扣除,并重新选择合作伙伴。

    而近几年的大规模收购扩张已使东盛“囊中羞涩”:长期依靠银行股权质押融资、负债率居高不下。2004年4月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更使东盛雪上加霜。而东盛体系资金紧张之时,正值郭家学拼命竞购哈药集团、云药集团之时。业界对东盛收购云药看得心惊肉跳,甚至有分析人士认为,郭家学没按照边际搜索规则玩游戏,多收购一家企业就意味着又背上一个缺乏长期生存能力的包袱,甚至会酿成更大的惨剧。
, 百拇医药
    就在东盛正式介入云药集团重组的消息公布不久,东盛科技2004年三季报显示, 东盛科技负债合计为8.9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70%。再看潜江制药,2003年净现金流竟然出现负值。

    随后的2005年2月东盛主动退出了与健康元争夺丽珠集团的战局。此举被认为东盛已经面临资金链危机。

    2005年3月,东盛又为贷款而质押潜江制药全部股份。

    与此同时,云药集团重组协议中的最大项目——占地3000亩、投资额60亿元的“国际云药港”项目因未获审批等原因一直未开工,这意味着到2007年收购方将难以完成120亿元的目标销售额。至此,这起医药行业2004年度最大手笔的整合已呈现败象。

    据悉,因协议目标难兑现,无力消化云药,东盛已经打算将合资公司中的股份从49%降至30%,从而让出对云药集团的控制权。

    一位行业分析师指出,从2001年开始,东盛科技的长期资本净值由3.79亿元递减至1.42亿元,潜江制药的资本净值从2003年的2.56亿元递减至1.77亿元,这其中有资金周转不灵之虞,可见东盛在用“短融长投”的方式支撑目前的主业,即在东盛掌舵后,两家公司的长期资本被用于收购更多的制药企业,而正是通过“收购-抵押套现-再收购”的资本杠杆,东盛实现了扩张。相信连续收购给东盛集团积聚的风险,郭家学比谁都清楚。

    种种迹象表明,东盛收购云药集团已是背水一战,而现有资金状况又是难以坚持到收获期的。不到一年时间,还来不及喘息即生哗变,这样的速度也为业内少见。

    医药经济报2006年 元旦特刊, 百拇医药(王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