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243228
腊八粥的由来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月2日 《家庭医生报》 2006年第1期(总第1038期 2006.01.02)
     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中国传统的“腊八节”。相传这一天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日。据传,释迦牟尼本是王子,他曾游遍印度的名山大川,寻长老,访异人,苦修行。一天,他来到一片茫茫无际的荒漠,又饥又渴,终于不支倒地。这时,一位善良的牧羊姑娘正好路过,见此情况便忙将随身所带的杂饭与泉水煮成粥,喂给他吃。释迦牟尼醒来后,很快恢复元气,谢过牧女,继续前进,以坚韧的毅力苦行六年,终于在十二月初八得道成佛。

    从此以后,每逢腊月初八,各佛寺都要取来白米,熬成热粥效法牧女,供奉佛祖,并颂经演法,喝“腊八粥”以示纪念。后来,官府、民间争相效法,广为流传。到了清朝,此风俗更为盛行,届时合家聚食,而且腊八粥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北方人喜欢用红米、赤小豆、枣、薏米仁、莲子、桂圆、核桃仁、黄豆、松子等原料煮成甜腊八粥;而南方人则爱用大米、花生、黄豆、蚕豆、芋艿、荸荠、栗子、白果加蔬菜、肉丁和麻油煮咸味腊八粥;西北地区在粥内还要加入羊肉。

    腊八粥不仅是一种美味的节令佳品,而且有很高的食疗价值,有益气调中,养脾益胃,消渴除烦的功用,在隆冬腊月,吃上两碗营养丰富的腊八粥,对人体大有裨益。, 百拇医药(程立红 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