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起搏器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的护理
腹部手术,1临床资料,2护理,3讨论,【参考文献】
腹部手术后如何促进和加快胃肠功能的恢复是一个重要问题。为了使腹部手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尽早恢复,有利于胃肠黏膜功能的恢复,减少细菌移位引起的并发症,减少肠粘连的发生,我院2004年12月~2005年5月间,对术后患者予以泰士WCH型胃肠起搏器,观察胃肠起搏器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40例患者,治疗组17例,对照组23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18岁,平均39.8岁;胆道手术术后20例,胃切除术后2例,脾切除术后1例,阑尾切除术后17例。
1.2 方法 治疗组患者术后当日即予以胃肠起搏器,每日2次,使用时患者取平卧位,胃起搏点定位:正极在剑突与脐连线的中点向右2~4cm,负极位于剑突与脐连线的中点向左3~5cm再向上1cm处;肠起搏点正极位于脐上1~2cm,负极在剑突与脐连线的中点向右5~10cm处。然后用95%的酒精充分擦拭体表黏附电极附着点的皮肤至泛红,目的是去除皮肤表面的油污和角质,使黏附电极与皮肤具有良好的导电性[1]。设定治疗时间为30min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6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