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信息
编号:10857633
中医怎样才能姓“中” 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大家谈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月12日 中国中药材GAP网
     作者:刘燕玲 杨秋兰 来源:《健康报》2006-1-12报道

    在今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高强关于中医药必须按照自身发展规律办事,不能盲目照搬西医模式管理中医的讲话,引起与会代表的强烈共鸣。代表们说,这番话一针见血,指出了制约中

    医药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什么最迫切?人才培养

    甘肃省卫生厅副厅长徐怀恩谈了这样一件事。2004年,甘肃省在全省范围内评选名中医,在选出的28人中,64岁以下的仅两三人,而且在评选中就有老中医去世。他感慨地说,人才的匮乏和断档,比中

    医事业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更严重。

    人才培养要适合中医的特点和规律。上海市卫生局中医处处长季伟苹说,目前中医药教育的目标、形式、内涵,究竟是与中医药协同发展还是背离,值得深入研究。现在,学生招得越来越多,专业设置
, http://www.100md.com
    越来越宽,但中医教育内容萎缩,中医基础理论削弱,实践能力下降,老中医、病人以及学生都不满意。

    在人才培养上,资源紧缺与资源过剩并存。在湖南省中医管理局局长袁长津看来,现在人才培养存在着教育与临床脱节的问题,教育部门培养多少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往往脱离医、教、研对人才的实

    际需要,盲目扩招造成的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在各地都很突出。长春市卫生局副局长马平认为,中医学院的毕业生多数留在了城市,而中医院毕竟数量有限,综合医院中医科需要的人很少。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他们在综合医院不能从事西医工作,造成了人才的极大浪费。

    什么最具争议?中药制剂

    制剂问题近年来一直困扰着各级中医院。上海市卫生局副局长刘国华说,现在中医院制剂严重萎缩,一是现在制剂室要求实行GMP规范管理,几十万到上百万元的投入使中医院不堪重负;二是生产能力
, 百拇医药
    大于实际需求,设备闲置状况严重,制剂成本剧增;三是中医乃实践医学,药物研制靠成千上万的病例积累,疗效经得起临床检验,与西医药物研制方法完全不同。现在的政策却是,管理中药像管理西药一

    样,也要从动物实验开始,这是否符合中医发展规律?

    四川省卫生厅副厅长兼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杨殿兴认为,专科专病专药是体现中医特色优势的基础,但中医中药分开管理后出现一些违背中医规律问题,如新药研制中的大处方与含毒药物受到严格限制。他认为,“是药三分毒”,但通过炮制和配伍可以解决毒性问题,一些千百年来的名方名药,如“中医三宝”至宝丹、止血丹、苏合香丸等,由于含有重金属等有毒成分,又是大处方,按现行规定此类药物今后不能用了。“以毒攻毒”历来是中医的治则之一,也是攻克疑难重症的有效措施,这些药物被限制,教师不教,药厂不生产,面临失传的危险。

    什么最重要?政策制定
, 百拇医药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会长诸国本谈到了他去云南的感触:一位民间老中医由于医术好,当地群众排队找他看病,但老人没有行医执照。有人建议给他特批,但管理部门回答:不行,出事谁负责。他认为,像这样民间师承出身的中医,不少人具有真才实学,但由于条件和环境所限,未能取得学历和执业资格,政策的制定要考虑国情,尤其对贫困边远、缺医少药的地区不能一刀切。

    季伟苹在谈到中医政策问题时,介绍了上海一家仅有48张床位的区级中医院。这家医院以中医药为主,仅有X线机、B超等最基本设施,在医保政策出台前医院运行良好,但现在连生存都困难。因为实行收支两条线后,药品的收入比例被严格限制,这对检查、手术以及服务费用相对较少,而药品收入占较大比例的中医院来说十分不利。医院职工反映:不用中药怎能体现中医院的特点?这样的政策对保持发扬中医特色优势有利吗?季伟苹认为,至少中药饮片收入应全部返还,因为饮片最能体现中医特色和优势,又有价格低廉的特点。,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