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87855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是创新的根本

     记者观察

    被冠以全球原料药生产及出口大国的称号,这应该是值得我国医药产业骄傲的。但同时,我们必须思索:规模有了,核心竞争力呢?

    SFDA每年都收到许多新药的申报,但是在这些所谓的新药中,有自主研发创新的却寥寥无几。原料药行业也是这样,尽管绝大部分产品走出国门,尽管被世界认可了原料药生产的“老二”地位,但出口产品质量不过关、产品大部分是低端和已被国外放弃的品种却也是铁铮铮的事实。创新能力低下,我们因此拿不出拳头品种;没有拳头品种,光有生产规模又如何?最终也只能沦落为“世界加工厂”。因此,我们还必须思索:核心竞争力在于品种,那么企业在品种创新上有怎样的表现?

    事实上,一些信息敏锐、行动快的原料药企业,比如齐鲁制药、瑞阳制药和荷泽睿鹰集团等,近年来他们在原料药品种创新上有不少斩获。他们舍弃了常规品种,将目标转向那些利润高、规模小、有进口需求的特色品种上,比如半合成青霉素类的阿洛西林、美洛西林、氯唑西林以及头孢类的头孢吡肟、头孢唑肟、头孢克肟、头孢替唑等等。

    另外,还有一些企业瞄准了他汀类、普利类、沙坦类、抗抑郁药、抗溃疡药等的特色原料药品种,成功避开专利,并且在国际获得注册或认证和合同加工订单,因而能够在重磅级专利药独占销售到期之后获得早期高额利润。健康网首席研究员吴惠芳说:“一个更有说服力的例子,就是3年前的头孢他啶国内产量不过20吨,其中间体和原料药主要靠进口,然而山东齐鲁安替比奥、广东白云山制药等厂家将这个品种逐渐做大,虽然近两年价格在跌,但是这些早期抓住机会的企业已经赢得了利润,也占有了份额。”

    这些,都是国内企业在品种选择上的创新表现。然而,我们更要进一步思索:更深层次的品种创新在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那么国内原料药行业在这个层面上又有怎样的表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才是我们提出品种创新的核心含义,也是自主创新大概念的核心含义之一。(郭望)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8期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