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2006年第2期
编号:10924832
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胃肠癌
http://www.100md.com 魏志刚, 卿三华
腹腔热灌注化疗;胃肠癌;腹腔复发;肝转移魏志刚,卿三华.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胃肠癌.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6;14(2)134-137,魏志刚,卿三华,,通讯作者:,摘要,关键
第1页

    参见附件(748KB,4页)。

     魏志刚,卿三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普通外科 广东省广州市510515

    魏志刚,男,1980-12-11生,河南省汝南县人,汉族,硕士,主要从事肠恶性肿瘤治疗研究.weizg2004@eyou.com

    通讯作者:卿三华,510515, 广东省广州市,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普通外科.Sanhuaq@fimmu.com

    电话:020-6287626

    收稿日期:2005-11-08 接受日期:2005-12-10

    摘要

    腹腔热灌注化疗是防治腹腔恶性肿瘤,尤其胃肠癌术后腹腔复发和肝转移的一项重要措施.其综合利用局部化疗、热疗和大容量化疗液对腹腔的机械灌洗作用,具有药代动力学及流体动力学优势,能有效清除游离癌细胞及微小癌灶,防治术后腹腔复发和肝转移.我们就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胃肠癌加以综述.

    关键词: 腹腔热灌注化疗;胃肠癌;腹腔复发;肝转移

    魏志刚, 卿三华. 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胃肠癌.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6;14(2):134-137

    0 引言

    腹腔内复发和肝转移是腹腔恶性肿瘤,尤其是胃肠道癌术后最主要的致死原­因,至今仍无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国内外学者对此作了大量研究,1988年Fujimotoet al[1]在腹腔化疗(intraperitonealchemotherapy, IPC) 的基础上,利用热疗能增加抗癌药疗效的热动力效应,综合性地把热疗和化疗相结合,首次利用腹腔热灌注化疗(continuous hyperthermic peritoneal perfusion chemotherapy, CHPPC) 技术治疗胃肠恶性肿瘤,为胃肠癌的治疗提供了新途径.目前该技术日益引起重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CHPPC在胃肠恶性肿瘤防治方面作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使CHPPC在理论、方法以及临床应用方面进一步得到完善,使该疗法成为胃肠癌术后腹腔复发和肝转移较重要的防治措施.

    1胃肠癌术后腹腔复发转移的机制腹腔内游离癌细胞(FCC)和残留微小癌灶的存在是胃肠恶性肿瘤术后腹腔内复发和肝转移的主要因素.

    1.1腹腔内游离癌细胞来源 (1) 癌细胞侵透胃肠浆膜直接脱落到腹腔, 其阳性率与浆膜受浸润面积及肿瘤生物学特性有关[2,3]. (2) 手术时标本切缘的癌细胞脱落或手术区域切断的血管、淋巴管内的癌细胞随血液、淋巴流入腹腔[4], 尤其是在血管和淋巴管内有癌栓形成者为甚. (3) 术中未采取妥善隔离措施, 脱落入肠腔内的癌细胞随肠液经肠袢切断端流入腹腔[5].1.2腹腔内残留微小癌灶腹腔内残留微小癌灶主要包括: (1) 术中镜下显微癌灶和手术无法彻底切除的微小癌灶; (2) 术野内渗出的纤维蛋白凝固物形成保护腹腔内癌细胞的隔离层, 使之不易被免疫活性细胞所吞噬, 形成残存小癌灶.

    1.3 腹腔内FCC的种植转移腹腔内FCC种植转移比血管、淋巴管内种植转移更易发生, 即使术后腹腔内有少量FCC存在, 手术区域和受损腹膜表面也会出现种植转移. Kodera et al [6]报道在腹腔内有FCC的10例患者中, 8例术后发生腹腔种植转移; 而在无FCC的81例患者中, 只有2例术后发生腹腔种植转移.

    2 CHPPC的理论基础

    2.1 IPC的药代动力学优势(1)局部提供大容积高浓度的化疗液. 业已证明区域化疗优于其它给药方法, 在肿瘤部位直接提高抗癌药浓度, 使腹腔游离癌细胞和术后残存的微小癌灶直接浸泡在高浓度的抗癌药液中, 从而增加抗癌药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而不增加甚至减少或避免对全身的毒副作用. (2)抗癌药对肿瘤细胞的毒性作用不仅取决于其本身, 而且与其接触肿瘤细胞的浓度和持续时间即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的面积(areaunder curve, AUC)有关. 抗癌药在体循环内的清除率较高,而腹腔内给药, 代谢较慢, 高药物浓度保持时间较长,Sugarbaker et al[7]报告, 顺铂(DDP)、丝裂霉素(MMC)、5-氟脲嘧啶(5-FU)等药物腹腔内给药时腹腔与血浆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比(AUCratio)高达7.8, 23.5, 250. 池丽芬et al [8]研究发现用DDP行CHPPC时,虽然血浆DDP浓度峰值低于静脉用药组, 但下降慢, 2 h后已高于静脉用药组AUC反而较高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748KB,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