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27949
经验交流:十三种实用的审计方法与路径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月20日 审计署网站
一、假设问题存在审计求证法,二、审前征集审计线索法,三、审计经验判断法,四、追踪资金流向审计法
     国家审计项目的质量是由审计人员业务技能(审计方法)、持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道德品质保证的,而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它要受到审计时间和审计成本的约束。因此,对于审计人员而言,为了最充分地利用有限的时间和成本,制定一个高效率的审计计划就显得非常重要。监督是国家审计核心,国家审计是尽可能的通过实施一系列的审计方法和审计手段,揭示和提供审计客体舞弊的不对称信息。因此,一个审计项目采用什么样的审计方法对审计的结果会产生巨大影响,审计方法的采用也往往决定一个审计项目的成败。下面,本人就审计方法作如下介绍和探讨:

    一、假设问题存在审计求证法

    审计人员带着疑问和问题去实施审计是目前较为普遍采用的一种审计方法,也是最见成效的。这一点符合国家审计存在的前提假设,即国家审计制度的设计是建立在审计客体舞弊客观存在为基本假设,通过国家审计成本的较少支出去遏止或阻止因舞弊问题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与国家审计同时发挥审计作用的还有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但三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别,国家审计的本质就是监督,通过审计监督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对经济活动行为进行约束,国家审计维护的是国家与人民的利益或社会公众利益;内部审计则是针对内部集团管理的需要而设置的,维护的是本部门或本单位团体的利益;社会审计则是一种受托行为的中介服务 ......
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2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