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87939
医院危机管理,在春天里萌动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月20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9期(总第2262期 2006.01.20)
     医院危机管理速递

    2005年,各行各业的危机事件不断,医疗行业也不例外,特别是踏入2006年后,人们因“天价医疗”事件仍未了结,所以对医院危机管理予以莫大关注。

    元月15日,北京著名学府之一的中国人民大学迎来了全国各地二甲以上医院的110多名管理者和数10名医疗卫生事业管理方面的研究专家,并隆重地主办了“医院危机管理与风险预警机制建构院长论坛”。论坛上,与会者热论医院的危机管理话题,为此众多业内人士一致认为,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医院管理者们因医院危机管理这个话题而聚集在一起。

    有业内专家预测:2006年,将是中国医院的“危机管理年”。

    讨论医院危机管理是时候了

    据论坛主办方介绍,这个论坛从筹备到正式开始,不过短短一个月时间,但是通知一发出,就得到了全国各地医院管理者的热烈响应,他们都表现出了空前的热情。随后,院长们还非常关心会有哪些著名的管理专家参加,有的甚至直接点名想听某专家的课。“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表明,业内对于医院危机管理这个话题不是麻木而是非常期待的。”这位负责人兴奋地说。
, 百拇医药
    论坛主办方——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许光建教授在开幕致词中的说法也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认同。许光建教授解释,这次人民大学在新年伊始即高调邀请来自全国医疗界的管理者最直接原因是:“在刚刚过去的2005年,几家国有大医院都发生了重大事件,尤以哈尔滨医科大附属二院的‘天价医疗’事件最为突出。这些事件一方面严重影响了国有公立医院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另一方面也说明国有公立医院的管理者们首先缺乏对突发危机事件的处理意识和技巧。因此,这个行业不得不开始深刻反思已经存在的诸多管理漏洞,亡羊补牢、悬崖勒马未为晚矣,讨论医院的危机管理是时候了。”

    主办方为了满足与会嘉宾的愿望,特别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长期从事医疗卫生机构的公共关系与危机管理研究专家涂光晋教授以及著名医院管理培训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助理胡柏精博士等,他们专门就医院公共危机与危机传播管理、医院的媒介关系与交往艺术、医院风险预警机制的建构、医院价值体系构建与医院形象塑造以及医院在面对突发危机事件时的管理等话题进行了演讲和交流。
, 百拇医药
    “及时雨”仍不解渴

    在论坛上,记者注意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与会的一些医院管理者利用茶休间隙,争先恐后涌上去围住主讲专家,就各自在管理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现场向专家请教。几乎所有的医院管理者还专程用录音笔录下了专家的指点,他们对此也毫不讳言,表示要将专家的讲课内容带回去给自己医院的其他管理者和普通医护人员作培训,也算是间接接受这样高规格的管理培训了。

    在论坛的讨论阶段,原解放军总医院院长、北京医院协会副会长、北京卫生经济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兼职教授朱士俊结合医院管理中的实际情况,表达了自己对于医院危机管理的理解。

    朱士俊教授认为,由于体制等一些客观原因,其实医院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风险,也存在遭遇危机的可能。但是令人非常遗憾的是,一直以来,众多的医院管理者并没有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甚至有医院管理者根本就没有应对突发危机事件的概念,这是很糟糕的事情,因此,这次在国内首次提出对医院危机事件管理和风险预警机制构建的提法是一场及时雨。
, http://www.100md.com
    对朱士俊教授“及时雨”的提法,记者采访中获悉,与会的绝大多数医院管理者均表示认同。安徽省池州市一家二级医院的负责人王先生向记者明确表示:“我是专程来这里学习的。虽然目前大家开始有意识地在提‘医院危机管理’的概念了,但是到底什么是危机,如何预警危机,如何消除危机等等具体的问题,我们从管理书上还找不到答案,而这样一个来自全国各地的医院管理者们共同参与的大论坛,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

    但是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有不少医院管理者认为院长们并不缺乏对危机管理的意识。北京煤炭总医院的一位负责人就表示:“有一些院长曾经接受过类似的管理培训,但是理论归理论,一旦真的运用到医院管理的实际当中,实操性显得有些水土不服。比如与媒体的交往艺术中,现在很多大众媒体关注的是新闻的爆炸性、独家性,而医院的目的是要化解可能产生的危机,因各自的追求不同,这个时候医院与媒体沟通时,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被动。医院一方面要应对已经发生的事件,一方面还要应对媒体的质询,左右为难,焦头烂额,甚至与媒体沟通时会产生误会;还有就是对医院全体工作人员的公共关系教育是一件理想化的事情。医院里有那么多人,谁又能保证大家在面对问题时能以集体利益为重而齐心协力呢?如此等等都是一个长期化的过程。医院发展的转型期也是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危机管理肯定不是一次培训就能解渴的。”

    论坛上,尽管对医院危机管理的看法不一,但是业界都一致认为:长期以来被疏忽了的中国医院危机管理意识,已在这个春天悄悄醒来。

    【专题联动】

    如果事前有危机公关意识,“天价医疗”事件不致被动?

    医院危机管理,有多道难题待解?

    (详见医院2版、4版联动报道)

    医药经济报2006年 医院周刊第3期, http://www.100md.com(汪言安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