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的不良反应与预防
附子为毛莨科植物乌头(川乌、草乌)Aconitum Carmiahaeli Debx的子根加工品入药[1],味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脾、肾经,有回阳救逆,助阳补火,散寒止痛之功[2]。《神农本草经》有“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癥坚积聚血瘕,寒湿痿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的记载。其性大辛大热,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脉,为回阳救逆的第一要药。用于心肾阳衰,脾胃虚寒,寒凝经脉诸证,若用之得当,效如桴鼓。但本品有大毒,若用之不当,轻者产生不良反应,重者则导致中毒,甚则死亡,故医者畏其为虎狼之剂,不敢用之。笔者现将本品引起不良反应的因素与预防措施简述于下,供同道商讨。
1 导致不良反应的因素
现代研究认为附子的主要成分是生物碱类,已从中分离出了6种生物碱单体,包括乌头原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和乌头碱甲、乙等。其中有大毒的成分是乌头原碱,其他几种生物碱毒性较小。乌头碱有在一定条件下能分解成次乌头碱的特性,根据此特性,利用水漂、蒸煮等方法能使乌头碱分解,从而使附子的毒性降低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使用中如果炮制、配伍、煎煮方法不当,或用量过大均可引起不良反应和中毒的反应。患者服药后出现恶心、呕吐、流涎、头晕、口舌发麻、四肢发麻、呼吸困难等中毒反应。故在应用本品治病时,要注意各个环节的处理,以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2 预防措施[3]
2.1 按章炮制,去毒增效 自古以来我国医家十分重视附子用药前的炮制,并总结出了丰富的炮制用药经验,据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在炮制过程中,附子生物碱的总含量可降低81.3%,虽然总生物碱的含量与其毒性强弱无平衡关系,但与乌头碱的含量有着密切关系。经过炮制,附子中乌头原碱一大部分在水中溶解,另一部分分解成次乌头碱,使乌头原碱的含量相对降低,从而减小了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的发生。现代附子的炮制,药典依然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如水漂法:取附子去杂质,每日换水2~3次,漂之口尝稍有麻辣感时取出,再用甘草、黑豆水同煮之,熟透切片、晒干入药。或用胆巴水(主含氯化钠)、水、食盐反复浸制至附子表面有结晶析出时,切片、晒干入药。或将附子去外皮切片后在清水中漂之呈乳白色,取出蒸熟晒干备用。
2.2 辨清病情,灵活配伍 附子性燥热,易伤阴液,对于平素阴虚阳亢之人不宜使用,对于平素阴精不足的患者当以慎用。但对心、脾、肾阳气不足的患者,用之均可取得良好疗效。如治疗脾胃虚寒之久泻便溏,长期不愈者用附子配白术、人参、干姜等水煎内服收效甚好。对于四肢关节疼痛,膝肘屈伸不利,遇寒则加重,脉沉细者,临床用大量附子可以鼓舞阳气,再配以桂枝、甘草、独活、地龙等通经活络之品以祛寒逐湿效果良好。
2.3 煎法得当,服用有别 《伤寒论》中,张仲景凡用附子的方剂,除附子泻心汤注明另煎外,其余诸多方中附子皆为与它药共煎。虽《伤寒论》众多方中未注明附子宜久煎,但从加水量与煮取量来分析,不难看出其凡用附子必须久煎,如四逆汤是用水3升,煮取1升2合,煮取量为用水的40%。而桂枝加附子汤则以水7升,去滓温服1升,煮取量仅为用水量的1/7。这些都可以说明《伤寒论》中已经认识到附子久煎可以减其毒性。近代研究证明,制附片经120℃水煮40min其毒性仅为生附子的1/500~1/350,而附子的强心作用未受影响。在临床运用中,处方中用附子时,必须注明先煎60min以上,再同其他药合煎就不会发生不良反应。亦可同等量的生姜合煎,能更好地降低毒性和增强疗效。在服用方法上最好是每日2~3次。对于亡阳之重证也可仿照《伤寒论》中浓煎汁顿服,使药力集中。总之,使用附子治病时一定要煎法得宜,饮用有度,亦是防止不良反应的重要一环。
2.4 注意剂量,因人制宜 关于附子的用量,《药典》及《中药学》教材定为每天3~15g,考《伤寒论》用附子共31首方。仲景用量大者为3枚(大黄附子汤)或3两(黄土汤)量最小者仅用2分。若按古今度量衡换算,附子大者可有50g左右,最多见的附子也在20~30g左右。现代临床用附子回阳救逆时用量多在15~30g,用于一般的虚寒证以10~15g为多见。凡按照此用量加之辨证准确,在临床上未发现不良反应。附子的用量还须因人制宜,因病制宜。一般情况下重病用量较大以15~20g为宜,病较轻者用量较小以10~15g为宜,身体强壮者用量较大以10~20g为宜,身体虚弱者用量要小以6~10g为宜,青壮年用量较大,以10~15g为宜,老年、儿童用量宜小,以3~6g为宜。
3 讨论
总之,附子大辛大热而有毒,为纯阳之性,走而不守,为通行十二经之要药,能上助心阳以通脉,中温脾阳以助运化,下补肾阳以益火,外固卫阳以祛寒,为温里扶阳祛寒之第一要药,又称回阳救逆第一药。临床运用得当则效如桴鼓,若使用不当会发生不良反应,甚则中毒死亡。故在临证运用时必须按章炮制,合理配伍,煎法正确,用量合适,才能避免和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228-230.
2 雷载权.中药学,第6版.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5,150.
3 栗锦迁.用善避害话附子.亚洲医药,1997,9:81-84.
(编辑:杜文燕)
作者单位: 473061 河南南阳,南阳中医药学校, 百拇医药(郝芬兰)
1 导致不良反应的因素
现代研究认为附子的主要成分是生物碱类,已从中分离出了6种生物碱单体,包括乌头原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和乌头碱甲、乙等。其中有大毒的成分是乌头原碱,其他几种生物碱毒性较小。乌头碱有在一定条件下能分解成次乌头碱的特性,根据此特性,利用水漂、蒸煮等方法能使乌头碱分解,从而使附子的毒性降低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使用中如果炮制、配伍、煎煮方法不当,或用量过大均可引起不良反应和中毒的反应。患者服药后出现恶心、呕吐、流涎、头晕、口舌发麻、四肢发麻、呼吸困难等中毒反应。故在应用本品治病时,要注意各个环节的处理,以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2 预防措施[3]
2.1 按章炮制,去毒增效 自古以来我国医家十分重视附子用药前的炮制,并总结出了丰富的炮制用药经验,据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在炮制过程中,附子生物碱的总含量可降低81.3%,虽然总生物碱的含量与其毒性强弱无平衡关系,但与乌头碱的含量有着密切关系。经过炮制,附子中乌头原碱一大部分在水中溶解,另一部分分解成次乌头碱,使乌头原碱的含量相对降低,从而减小了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的发生。现代附子的炮制,药典依然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如水漂法:取附子去杂质,每日换水2~3次,漂之口尝稍有麻辣感时取出,再用甘草、黑豆水同煮之,熟透切片、晒干入药。或用胆巴水(主含氯化钠)、水、食盐反复浸制至附子表面有结晶析出时,切片、晒干入药。或将附子去外皮切片后在清水中漂之呈乳白色,取出蒸熟晒干备用。
2.2 辨清病情,灵活配伍 附子性燥热,易伤阴液,对于平素阴虚阳亢之人不宜使用,对于平素阴精不足的患者当以慎用。但对心、脾、肾阳气不足的患者,用之均可取得良好疗效。如治疗脾胃虚寒之久泻便溏,长期不愈者用附子配白术、人参、干姜等水煎内服收效甚好。对于四肢关节疼痛,膝肘屈伸不利,遇寒则加重,脉沉细者,临床用大量附子可以鼓舞阳气,再配以桂枝、甘草、独活、地龙等通经活络之品以祛寒逐湿效果良好。
2.3 煎法得当,服用有别 《伤寒论》中,张仲景凡用附子的方剂,除附子泻心汤注明另煎外,其余诸多方中附子皆为与它药共煎。虽《伤寒论》众多方中未注明附子宜久煎,但从加水量与煮取量来分析,不难看出其凡用附子必须久煎,如四逆汤是用水3升,煮取1升2合,煮取量为用水的40%。而桂枝加附子汤则以水7升,去滓温服1升,煮取量仅为用水量的1/7。这些都可以说明《伤寒论》中已经认识到附子久煎可以减其毒性。近代研究证明,制附片经120℃水煮40min其毒性仅为生附子的1/500~1/350,而附子的强心作用未受影响。在临床运用中,处方中用附子时,必须注明先煎60min以上,再同其他药合煎就不会发生不良反应。亦可同等量的生姜合煎,能更好地降低毒性和增强疗效。在服用方法上最好是每日2~3次。对于亡阳之重证也可仿照《伤寒论》中浓煎汁顿服,使药力集中。总之,使用附子治病时一定要煎法得宜,饮用有度,亦是防止不良反应的重要一环。
2.4 注意剂量,因人制宜 关于附子的用量,《药典》及《中药学》教材定为每天3~15g,考《伤寒论》用附子共31首方。仲景用量大者为3枚(大黄附子汤)或3两(黄土汤)量最小者仅用2分。若按古今度量衡换算,附子大者可有50g左右,最多见的附子也在20~30g左右。现代临床用附子回阳救逆时用量多在15~30g,用于一般的虚寒证以10~15g为多见。凡按照此用量加之辨证准确,在临床上未发现不良反应。附子的用量还须因人制宜,因病制宜。一般情况下重病用量较大以15~20g为宜,病较轻者用量较小以10~15g为宜,身体强壮者用量较大以10~20g为宜,身体虚弱者用量要小以6~10g为宜,青壮年用量较大,以10~15g为宜,老年、儿童用量宜小,以3~6g为宜。
3 讨论
总之,附子大辛大热而有毒,为纯阳之性,走而不守,为通行十二经之要药,能上助心阳以通脉,中温脾阳以助运化,下补肾阳以益火,外固卫阳以祛寒,为温里扶阳祛寒之第一要药,又称回阳救逆第一药。临床运用得当则效如桴鼓,若使用不当会发生不良反应,甚则中毒死亡。故在临证运用时必须按章炮制,合理配伍,煎法正确,用量合适,才能避免和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228-230.
2 雷载权.中药学,第6版.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5,150.
3 栗锦迁.用善避害话附子.亚洲医药,1997,9:81-84.
(编辑:杜文燕)
作者单位: 473061 河南南阳,南阳中医药学校, 百拇医药(郝芬兰)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根类 > 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