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 2006年第1期
编号:10860510
双相性贫血的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6年第1期
双相性贫血,,双相性贫血;病因;预后,1资料与方法,2结果,3讨论,【参考文献】
     【摘要】 目的 探讨双相性贫血的病因以及病因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38例双相性贫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痊愈出院(60.5%),10例明显好转(血红蛋白达90g/L以上)后带药出院(26.3%),4例血红蛋白上升不明显<20g/L(10.5%),1例因重度营养不良、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2.6%)。结论 (1)营养不足、需要量增加和胃肠疾病是双相性贫血的三大致病因素。(2)双相性贫血的预后与病因相关,单纯营养不足者,贫血易恢复。继发于其他疾病者,取决于原发疾病能否根治。(3)年龄是影响预后的一个因素。(4)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做好孕期、肿瘤性疾病和慢性出血性疾病的人群防治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双相性贫血;病因;预后

    双相性贫血是指体内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同时又缺乏铁引起的混合性贫血,临床较少见。现将我院1998年6月1日~2004年6月1日收治的38例双相性贫血的患者病因诊断及预后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8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男14例,女24例,男∶女=0.583∶1,年龄22~69岁,中位年龄47岁,其中22~30岁有9例,皆为青年女性。

    1.2 诊断标准 (1)有贫血的临床表现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4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