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 2000年第24期
编号:10860186
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1050例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0年第24期
剖宫产,,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1资料与方法,2结果,3讨论,【参考文献】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产程中行剖宫产后子宫切口愈合的情况及其临床监测指标。方法 通过对未临产及临产后不同产程中施行新式剖宫产术的产妇1050例观察其体温,宫旁局限性固定压痛和阴道流血情况,结合术后第6天B超检查了解子宫切口愈合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未临产与临产后第一产程行剖宫产者子宫切口愈合差异有显著性,与临产后第二产程行剖宫产者子宫切口愈合差异无显著性;(2)临产后于第一产程与第二产程行剖宫产者子宫切口愈合差异有显著性;(3)剖宫产术后体温>39℃或体温不正常持续1周以上、或子宫局限性固定压痛、或有不正常阴道流血者,均有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可能。结论 子宫切口愈合与是否临产、临产后不同产程、术后体温、子宫局限性固定压痛、异常阴道流血有明确的相关性。

    【关键词】 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

    剖宫产作为解决难产的一种产科手术已有近百年历史,近10余年来发达国家剖宫产率急剧上升后其上升趋势得到抑制[1],而国内资料报道仍逐步上升[2]。目前,此类手术已普及到基层医疗单位,而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仍是剖宫产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3],有随剖宫产率上升而上升的趋势。因此,如何减少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成为紧迫而实际的课题。本文对105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情况的监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1~7月在我院分娩行剖宫产术的孕产妇1202例,除152例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外,行子宫下段横切口新式剖宫产术的病例1050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44岁。手术指征:本组病例中就单一指征而言,胎儿宫内窘迫290例(27.62%)、头盆不称159例(15.14%)、社会因素155例(14.76%)、臀位150例(14.29%),其次是脐带异常、ICP、引产失败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13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