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发生的意外伤害和公共卫生事件,已成为社会人口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这不仅催生了一个“挽救生命、减
不久前,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新批准的11个新职业,其中有一个为社会所陌生的“医疗救护员”,由此引发诸多关注,这个行当是做什么的?与人们熟知的医生、护士有什么不同?其实,这是一个在国外已很普遍的职业,系指能熟练运用救护知识和技能,对各种急症、意外事故、创伤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施行现场初步紧急救护的专门人员。像医护人员一样,与生命健康关系极为密切,能在需要时起到“挽救生命、减轻伤残”的关键作用。
现场救护严重滞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意外伤害在现实生活中时有发生,如煤矿产业坑道塌方事故、交通事故、火灾、公共卫生事件等,对生命健康的威胁与危害愈来愈加突出和严重。根据有关统计,近年来我国各种意外伤亡事故有所增加,仅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近5年来就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意外事故已成为社会人口的第4位至第5位死因,且为45岁以下青壮年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
与意外伤亡频繁发生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及时而恰当的现场救护严重滞后,已成为现代社会被忽视的“疾病”。全国第一家创办5年制急诊医学本科专业的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有一个屡被援引的经典个例:几年前,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一所小学下课时,突然发生楼梯踩踏意外,狭窄的楼梯上,50多名小学生像多米诺骨牌似的一个压一个倒下来,当场就有2个孩子身亡。老师看到这种情况,慌忙拦下了门前经过的运煤车,并和驾驶员一起,七手八脚地将孩子们放在车上。由于途中没有得到保护,到医院时又有几个孩子停止了呼吸。有关专家分析认为,这些孩子在被送到医院的过程中,又受到了二次伤害。如果当时老师打电话叫来救护车,有的孩子就不会死,因为救护车上有医疗救护员对不同伤情进行分类,还可以现场进行初步抢救。
, 百拇医药
薄弱现状亟待改变
尽管实践早已证明,及时而恰当的现场救护,能为后续的救治创造良好的基础,并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和病残率。但在我国现有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中,现场救护却是最为薄弱的环节。
以最为直接而大量使用的急救车配置而言,国际上一般平均每5万城市人口要有一台救护车,我国不仅在数量上明显不足,而且对急救车医疗急救人员的配备存在缺陷,通常的120车上多是3个人,一个医生、一个抬担架的、一个驾驶员,而且各司其职。遇到突发事件如车祸时,经常发生司机在车里坐等,医生在事故现场却找不到帮手这样的尴尬。而在美国,救护车上只有两个人,他们都是经过培训的医士或急救技术员,均会开车。在接到任务时,一般都是其中一个人开车,到了目的地后,两个人一起对病人进行现场急救,简单处理后,再将病人送到医院。两相对比效果显然大不一样。据了解,在有关专家建议下,上海市急救中心实行在救护车上只配2名急救人员,经试点后很成功并广为推开,大大提高了救治效率。
, http://www.100md.com
医疗救护的应用范围很广,不仅仅是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需要,公安、消防、武警、酒店、游泳馆、健身房、海边浴场甚至幼儿园,也都需配置医疗救护岗位。如在宾馆,某位客人突发心脑血管疾病,有急救员在场,就能争取到宝贵的5~10分钟,对一个病人来说,这段时间可能有生死之别。据测算,我国目前达到一定规模的急救中心只有130多个,急救站点只有数千个,远远不能满足急救事业的要求。如果根据国际标准进行配置,我国现在医疗救护员的缺口超过10万名。
急诊体系应予健全
医疗救护员这一新职业的确定,标志我国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建立开始起步。医疗救护员国家标准制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急诊医学系主任王一镗教授指出,急诊医学与疾病诊治不同,要求医护人员在掌握大量知识的基础上采用最简单的方法进行救治,以救命为第一。因为在紧急情况下,第一要务是保住病人的性命,太多的检查反而会令病人失去抢救机会。医疗救护员应该是一位杂家,在现场急救中发挥很大作用,什么毛病都要会处理。据介绍,初级医疗救护员门槛并不高,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就可以了,他们需要掌握对常见急症进行现场初步处理,掌握高热、昏迷、休克、急性脑血管病等急症的现场救护原则;学习解救被困伤员,止血、包扎、骨折固定,搬运、现场心肺复苏等技术也要熟练掌握,还要能够现场指导群众自救、互救。
这位资深的急诊医学专家同时指出,要形成完善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在积极开展医疗救护员职业培训的同时,还应重视医院的院前急救系统的健全与完善。遇到一个突发事件时,首先由医疗救护员进行现场抢救,再由救护车送到医院由急诊医生治疗,再根据检查结果送到相应病房。而目前大多数医院急诊科没有专业的急诊医生,一般由各科室医生轮流值班充当,往往直接影响到院前急救的成功率。而在一个配置健全、运作良好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下,更为专业的医生无疑能够为病患者赢得时间,这同样也是需要弥补的一个空白。(朱安平), http://www.100md.com
现场救护严重滞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意外伤害在现实生活中时有发生,如煤矿产业坑道塌方事故、交通事故、火灾、公共卫生事件等,对生命健康的威胁与危害愈来愈加突出和严重。根据有关统计,近年来我国各种意外伤亡事故有所增加,仅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近5年来就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意外事故已成为社会人口的第4位至第5位死因,且为45岁以下青壮年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
与意外伤亡频繁发生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及时而恰当的现场救护严重滞后,已成为现代社会被忽视的“疾病”。全国第一家创办5年制急诊医学本科专业的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有一个屡被援引的经典个例:几年前,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一所小学下课时,突然发生楼梯踩踏意外,狭窄的楼梯上,50多名小学生像多米诺骨牌似的一个压一个倒下来,当场就有2个孩子身亡。老师看到这种情况,慌忙拦下了门前经过的运煤车,并和驾驶员一起,七手八脚地将孩子们放在车上。由于途中没有得到保护,到医院时又有几个孩子停止了呼吸。有关专家分析认为,这些孩子在被送到医院的过程中,又受到了二次伤害。如果当时老师打电话叫来救护车,有的孩子就不会死,因为救护车上有医疗救护员对不同伤情进行分类,还可以现场进行初步抢救。
, 百拇医药
薄弱现状亟待改变
尽管实践早已证明,及时而恰当的现场救护,能为后续的救治创造良好的基础,并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和病残率。但在我国现有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中,现场救护却是最为薄弱的环节。
以最为直接而大量使用的急救车配置而言,国际上一般平均每5万城市人口要有一台救护车,我国不仅在数量上明显不足,而且对急救车医疗急救人员的配备存在缺陷,通常的120车上多是3个人,一个医生、一个抬担架的、一个驾驶员,而且各司其职。遇到突发事件如车祸时,经常发生司机在车里坐等,医生在事故现场却找不到帮手这样的尴尬。而在美国,救护车上只有两个人,他们都是经过培训的医士或急救技术员,均会开车。在接到任务时,一般都是其中一个人开车,到了目的地后,两个人一起对病人进行现场急救,简单处理后,再将病人送到医院。两相对比效果显然大不一样。据了解,在有关专家建议下,上海市急救中心实行在救护车上只配2名急救人员,经试点后很成功并广为推开,大大提高了救治效率。
, http://www.100md.com
医疗救护的应用范围很广,不仅仅是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需要,公安、消防、武警、酒店、游泳馆、健身房、海边浴场甚至幼儿园,也都需配置医疗救护岗位。如在宾馆,某位客人突发心脑血管疾病,有急救员在场,就能争取到宝贵的5~10分钟,对一个病人来说,这段时间可能有生死之别。据测算,我国目前达到一定规模的急救中心只有130多个,急救站点只有数千个,远远不能满足急救事业的要求。如果根据国际标准进行配置,我国现在医疗救护员的缺口超过10万名。
急诊体系应予健全
医疗救护员这一新职业的确定,标志我国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建立开始起步。医疗救护员国家标准制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急诊医学系主任王一镗教授指出,急诊医学与疾病诊治不同,要求医护人员在掌握大量知识的基础上采用最简单的方法进行救治,以救命为第一。因为在紧急情况下,第一要务是保住病人的性命,太多的检查反而会令病人失去抢救机会。医疗救护员应该是一位杂家,在现场急救中发挥很大作用,什么毛病都要会处理。据介绍,初级医疗救护员门槛并不高,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就可以了,他们需要掌握对常见急症进行现场初步处理,掌握高热、昏迷、休克、急性脑血管病等急症的现场救护原则;学习解救被困伤员,止血、包扎、骨折固定,搬运、现场心肺复苏等技术也要熟练掌握,还要能够现场指导群众自救、互救。
这位资深的急诊医学专家同时指出,要形成完善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在积极开展医疗救护员职业培训的同时,还应重视医院的院前急救系统的健全与完善。遇到一个突发事件时,首先由医疗救护员进行现场抢救,再由救护车送到医院由急诊医生治疗,再根据检查结果送到相应病房。而目前大多数医院急诊科没有专业的急诊医生,一般由各科室医生轮流值班充当,往往直接影响到院前急救的成功率。而在一个配置健全、运作良好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下,更为专业的医生无疑能够为病患者赢得时间,这同样也是需要弥补的一个空白。(朱安平),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