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热点关注 > 热点报道
编号:10991833
调查:记者实地调研在京沪粤浙四省市的平价医院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月24日 中国经济周刊
     沪、粤、浙:民营医院在“平价”中游走

    事实上,除了北京的上地医院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省市也走在了卫生部的“指示”前面,《中国经济周刊》调查中了解到,其它地区也早已有不少“平价医院”试点。

    不过,对于经济发达的沪、粤、浙三大地区而言,公立的平价医院的缺位,民营医院的“平价”崛起让人或多或少感觉有点意外。

    上海:“平价医院”两极分化

    “上海市只有民营医院有‘平价’,而且,300多家民营(医院)中只有我们海江医院1家是平价医院。”1月16日,打出平价大旗的海江医院办公室主任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上海公立医院中暂时还没有平价医院。”

    为了验证该说法,《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网络上搜索“公立平价医院”,均无法得到“试点”和“推广”的平价医院名称。
, http://www.100md.com
    “上海市公立医院没有对外称‘平价’医院;但是,从法理上讲,公立(医院)就是非赢利性公益医院,也就是所谓的‘平价医院’。”1月16日,上海市卫生局宣传处相关负责人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

    这位人士还补充说,“平价医院”是新生事物,对于上海市医院系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更是一个了解适应的过程。

    “平价,对于看病的人的确具有很大的诱惑力,我们打出平价旗帜后,来就医的人数明显增多了。”海江医院徐主任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平价对老百姓肯定是有益处的,‘让利于民’,别人看一个病人赚1元,我们就赚2角,别人赚2角,我们就赚几分,这叫‘薄利多销’。”

    “平价,是一个新概念,事实上,很多打平价旗号的医院并不平价;而且,据我们了解,很多平价医院在操作过程中,严重违反相关规定。”声称非正式接受采访的上海市卫生局一位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 百拇医药
    据此间媒体报道,申城一家民营医院在媒体上大做广告,称“要创建上海首家平价眼科医院”。记者以“长期佩戴隐形眼镜,双眼不适”为由,来到上海市古北路上的这家民营医院。导医小姐简单询问了“病情”,很快帮着挂完号。在被带到诊治医生办公室之前,一名护士不由分说把记者拉到大厅的一角做了视力检查,也没问“是否戴隐形眼镜”“需不需要摘下来再测”之类。

    在接下来的整个诊治过程中,医生丝毫没有提及视力高低的情况。而在最后的付费清单上,却有“视力检查1次1元”这一项。从头至尾,医生没有要求“患者”做视力检查,而是积极推荐指定地方的眼镜店。

    1月15日,星期天,《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来到海江医院,正在值班的施承中院长用“微利”概括了海江医院一年的业绩,“打出平价的招牌并不代表医院会亏本;如果不出现意外,医院在最高限价后,依旧有15%的利润空间。”

    这位海军出身的秘尿科专家向《中国经济周刊》分析说,“微利是医院的必然趋势,2005年12月20,我们医院可以接纳医保患者,下一步,我们在坚持平价的同时,积极向社区推进服务,让更多的人享受平价治疗。”
, 百拇医药
    “药房透明,药价也透明,比全市公立医院要便宜多了,所以,一打出平价大旗,看病的人明显增多了,就连浦东、闵行的患者也来我们医院就疹。”海江医院的蒋医师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至于平价是什么?施承中院长对《中国经济周刊》笑答:“这个概念其实很模糊,我所理解的平价,就是便宜。”

    “我们也有‘亏本’的时候,如有的病人出现并发症感染,但是,医疗本身就存在风险,对于这种情况,我们会‘一包到底’,绝不食言。”施承中院长告诉记者:“单病种限价是从2005年8月尝试推出的,一开始,我们对能不能坚持也心中没有底。现在已经有100多名患者接受了单病种限价,总体上医院也是赢利的。

    随着媒体对“平价医院”的报道增多,地方政府也对平价医院更为关注。1月14日,上海市政协讨论会上,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左焕琛表示,“平价医院”的立意很好,但是提法值得商榷,这会让老百姓误以为以前的医院都是高价医院;可以叫做“慈善医院”、“平民医院”之类,要有一些让低收入者看得起病的地方。

    本新闻共9页,当前在第4页 1 2 3 4 5 6 7 8 9,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