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27710
抗生素不断降价行动拷问我国仿制药体制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月25日 金药网
     一纸“降价令”陷中国制药企业于利润困境--

    新一轮抗生素药品的降价计划已经酝酿成熟,这一来自国家发改委的消息再一次搅动了中国制药行业。据说这将是继去年七月抗生素大规模降价以来幅度、广度更大的一次降价行动。

    有消息称,国内相关制药企业正在通过有关渠道向国家发改委提出异议。此举在去年也曾经采取,结果却并不有效。

    抗生素的销售收入和生产量在我国制药行业中三分天下有其一,是许多企业赖以生存的重头产品。而一次又一次的降价,使得抗生素制药企业在利润空间的大幅度压缩中艰难前行,而这艰难,更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中国制药企业仿制体制与专利缺失的致命伤。

    仿制体制导致价格混战

    对降价的极为敏感,实际上是源自成本的不断上升。
, 百拇医药
    2003年下半年以来,成本上升问题就一直在考验中国医药企业的经营能力。抗生素生产企业是用煤大户。煤炭价格2002年是160元-180元/吨,2003年涨到230元-280元/吨,现在更是飙升到520元/吨。同时粮食和石油两大类产品价格的明显上扬,导致以粮食、淀粉和酒精、丙酮等化工产品为主要原料的医药企业成本也出现较为明显的上调。

    根据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的统计,2004年我国药品零售价格指数仍呈下降态势。三大类药品零售价格总指数比去年下降4.98%,其中国产类药品价格降幅最大。国内制药行业的龙头企业哈药集团、华北制药、新华制药2004年利润均出现严重下滑,另一家抗生素龙头企业鲁抗医药则陷入了亏损境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2004年前8个月中国化学原料药产业进行的调查显示,化学原料药实现销售收入576.27亿元,增长16.62%;实现利润33.4亿元,下降了14.16%。

    这也是国内抗生素制药企业上书国家发改委请求降低降价幅度的一个主要理由。
, 百拇医药
    但事实上,成本上涨对于中国的抗生素制药企业遇到的麻烦来说,最多只算得上是一根导火线。我国原料药产业在抗生素等几大产品领域因重复建设、过度竞争带来的负面效果才是问题的根本。而发改委的降价决策充其量只是给抗生素制药企业已经打得火热的价格战又添了把薪而已。

    业界有个说法:目前世界的竞争格局是美国卖专利,西欧卖工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卖产品。这一点在抗生素生产上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由于抗生素本身是耗能项目,能源消耗大,污染大,所以发达国家近年来正逐步把抗生素转移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生产。

    这一“机遇”被我国的制药企业充分放大。看准了国际市场对我国原料药需求加大,国内各大生产厂商纷纷扩产。全球抗生素市场平均每年增长约为8%,而中国市场每年的增长超过20%。世界抗感染药物市场销售额为400亿美元,其中抗生素就占一半多的市场份额。据介绍,目前国内生产的原料药90%供应国际市场,而去年中国有5个原料药品种产量名列世界第一。
, 百拇医药
    然而,国内企业生产经营的抗生素大多是“仿制药”,从科技含量到自主知识产权都非常落后。有资料显示,我国新上的青霉素项目多数集中在青霉素原料药、青霉素粉针等初级产品,而下游深加工产品--半合成青霉素发展一直逡巡不前,低技术含量、低加工青霉素品种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而受中间体合成技术的限制,长期依赖进口,我国的头孢菌素生产起步较晚。目前,世界上生产的青霉素深加工品种约有50种,而国内可以生产的仅有9种,形成一定产量的只有6种。我国青霉素原料药目前已占世界总产量的60%左右,而半合成青霉素产量却不足世界总产量的10%。

    企业都没有自己的核心产品,同一种仿制药品大家都生产,这种情况便是中国制药仿制体制的典型表现。如“阿莫西林”,国内生产的企业就超过100家,“先锋霉素”的生产企业则超过200家。近几年外资、民资纷纷跻身原料药生产行业,并大举延伸产业链,很多制剂企业都试图进入原料药市场,重复无序建设,使原料药市场特别是抗生素市场供求严重失衡,加剧了原料药生产企业间的恶性竞争。

    一位制药企业的老总对记者说,由于宏观调控乏力,重复建设生产原料药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原料药产量增长幅度大大超过需求量的增长,造成供大于求,价格一降再降,最终使原料药生产陷入低价竞销的“怪圈”。

    与此同时,中国原料药企业遭受国外反销售调查也越来越频繁。, http://www.100md.com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