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27713
中医药发挥特色优势成为重中之重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月25日 中国医药报
     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医药的发展在近年来却面临着服务领域缩小、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淡化、理论创新没有突破性进展等问题。出现这种局面,有客观环境的影响,也有中医药行业自身的原因。如部分中医院忽视中医特色科室建设,削减了中医特色诊疗项目,中医临床科室设置减少;对可用中医药治疗的病证不采用中医药方法;中医治疗手段的综合合理使用不够;中医师临床过分依赖现代医学的检查指标,忽视中医"四诊"(望、闻、问、切)的应用,无法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等。在日前在京召开的2006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佘靖指出,中医药必须坚持继承创新,深化改革,走突出特色优势的发展之路。

     加强基础建设 创造政策环境

    据了解,近年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一直在如何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方面进行探索,并采取了很多措施,制定了一系列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指导性文件和技术规范,组织实施了一批重大项目:一是从医、教、研、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明确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内涵和外延。二是进行中医重点学科与专科建设,在中医基础、中医临床、中药方面形成了一批研究方向稳定、学术水平较高、队伍结构比较合理、管理比较规范的中医重点学科;在重点专科(专病)建设中,有112家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的160多个项目纳入建设范围,涵盖20多个主要临床专科。有些省还实施了中医"名院、名科、名医"工程,如四川、江苏、湖南等。三是开展了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实施了"十五"科技攻关课题"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全国有17个省(区、市)开展了省级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遴选导师878人次,培养了1322名继承人,上海、江西、吉林等地还建立了名老中医工作室。四是开展优秀中医药临床人才培养,"读经典、拜名师、多实践",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五是加强中医药科学研究。在基础研究方面,中医理论基础研究首次列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目前着重从中医基础理论、络病学说与针灸理论、方剂配伍规律等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远程异地古籍整理与数字化研究平台已投入运行,并建成了200余种本草古籍数据库。在临床研究方面,重点探索符合中医特点的临床疗效评价关键技术和科学阐明中医药安全性基本问题。在中药研究方面,重点对中药安全性、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名贵珍稀动物药的代用品等问题开展研究,完成了"十五"重大科技项目"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与产业化开发",部分成果已推广应用。六是组织完成了中国传统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计划草案及有关文件的起草工作。
, 百拇医药
    这些工作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效,使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有了较好的政策环境和基础条件。

    坚持继承创新 突出诊疗特色

    佘靖指出,保持特色、发挥优势,是中医药的生命和灵魂,是中医药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持特色,就是要坚信中医药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坚持用中医药的理论和技术从事医疗服务;发挥优势,就是要发扬中医药疗效好、副作用小、费用低等特点,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慢性病、老年病以及现代医学难以攻克的疑难杂症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一、中医医疗机构要以中医药服务为主要手段,不能为了经济利益而削减中医特色科室或有中医特色的诊疗项目,不能盲目依赖现代医学检查手段而忽视中医四诊的应用,对能用中医药为主或可以单独使用中医药解决的病症,要采取中医药的方法;对一些配合使用中医药方法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的病证,也要应用中医药方法。要重视整合使用各种中医治疗手段,发挥整体治疗优势,不断丰富特色疗法,提高临床疗效。
, 百拇医药
    二、要认真总结中医药院校教育与传统师承教育的特色和优势,积极探索两种教育方法的有机结合,倡导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的方法,不断提高中医药人才的中医功底和临床服务能力,对中医住院医师要强化以中医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主要内容的规范化培训,以提高其中医理论、中医思维方法和临床上的应用能力。

    三、中医药科研要以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水平为核心,坚持中医中药研究不脱节,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不脱节,积极探索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研模式,不能只简单模仿甚至机械套用现代医学的思路、方法、规范和标准。要加强重大疾病防治研究,巩固和发挥中医药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等方面的特色优势。

    此外,还要探索建立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法制建设,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走近城乡居民 发挥服务作用

    面对中医药服务份额的逐渐缩小,2006年中医药工作将继续扎进农村,同时还将走进城市社区,到居民中去。

    据佘靖介绍,截止到去年9月,全国671个试点县的509所县级中医院均被确定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今年新农合试点县将扩大到全国县级总数的40%。对于新增加的试点县中符合条件的中医医院将列为新农合医疗定点机构,将适宜的中医药服务项目纳入补助范围,将必需的中成药和中草药纳入基本用药目录。同时,继续加强农村中医药基础设施建设和能力建设,继续加强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组织城市大中型中医医院中医师支援县中医院。加大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力度,今年内将组织20项适宜的中医技术在农村推广。, http://www.100md.com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