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 2005年第11期
编号:10865261
儿童多动症发病机制与治疗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2005年第11期
多动障碍,1发病机制,2治疗,3讨论,【参考文献】
     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ec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简称多动症,主要表现为明显的注意定向障碍和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行为冲动伴有学习困难和品行障碍。目前国际上把ADHD分为3个主要类型:(1)注意力缺陷型;(2)多动—冲动型;(3)具有两者特征的混合型。儿童发病率较高,我国报道ADHD为1.3%~13.4%,男女比例为4.9∶1[1],它不仅影响儿童在学校和家庭的生活,而且易造成学习困难、行为问题,部分患儿持续终身。为此不断深入研究ADHD发病机制,以便进行有效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临床医师、教育学者在多方面分析论述,现将国内外发展进程进行概括总结如下。

     1 发病机制

    自1845年发现此类儿童行为特点描述,至1949年定为以脑损伤为重要病因而命名为轻微脑损伤综合征,近年WHO组织最终确立为儿童多动综合征[2]。许多学者进行诸多因素的病因学研究,解释其发病机制,较为共识的遗传因素研究发现患儿D4R基因多肽性与ADHD发病有关,它主要分布在额叶,它的异常提示额叶DA神经元功能低下引发注意障碍。分子生物学研究多巴胺代谢异常或敏感性增高,这就是为什么服用利它林后症状可得到控制[3]。其他研究多集中在丘脑、网状激活系统和前中脑束。因为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与集中,这一定义概括了注意的三大生理网络系统[2]:维持大脑皮质觉醒的网络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8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