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 2005年第11期
编号:10865267
脾蒂结扎法小儿腹腔镜脾切除术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2005年第11期
脾蒂结扎,1脾蒂的应用解剖,2适应证,3禁忌证,4术前准备,5手术要点,6并发症
     近年来,通过尸体解剖、铸型标本、血管造影等多种方法的综合研究,对脾脏的局部解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自1987年报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来,人们称之为微创外科的腹腔镜手术得以飞速发展,随着先进手术器械的研发(如内镜超声、超声刀、腔内切割吻合器等)和腹腔镜手术经验的积累及手术技巧的提高,腹腔镜在脾脏外科也有了较广泛的应用。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主要用于治疗与脾相关的慢性血液性疾病,不受激素治疗限制,具有创伤小、美观、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目前国内外开展LS在处理脾蒂时大多采用腔内直线切割吻合器(Endo-GIA)离断法,该法价格昂贵,有时需要夹闭胰尾造成损伤,甚至钉合不全发生大出血,限制了LS在国内的普及。笔者采用游离脾蒂丝线内结扎离断法进行LS,不需要昂贵的手术器械,节省了费用,现介绍如下。

     1 脾蒂的应用解剖

    脾动静脉经由脾门出入脾脏,称为脾蒂。脾动脉大多发自腹腔动脉,先向下到胰腺上缘,再向左沿胰腺后上缘,也可经胰腺的前方或后方到达脾门;脾静脉及其分支常在动脉后下方与之伴行。脾动脉按其行程可分为4段:(1)胰上段:自腹腔干发出到胰腺之间,可发出左膈下动脉、胰背动脉、贲门食管后动脉及脾上极动脉;(2)胰段:脾动脉在胰腺后上缘,此段多呈弯曲、波浪状,分支有胰大动脉、贲门食管后动脉、胃网膜左动脉及胃短动脉等;(3)胰前段:是在胰尾前方的一段,主要分支有胰尾动脉、脾上极和下极动脉、胃网膜左动脉和胃短动脉等,多数脾动脉在此即开始分为终末支(脾叶动脉);(4)脾门前段:脾动脉分出终末支后再继续分支为脾段动脉进入脾脏。故脾动脉在行程中与胰腺解剖关系十分密切且位置变异较大,特别是紧邻脾静脉并位于胰腺后面时分离易撕破脾静脉和损伤胰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94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