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 2005年第12期
编号:10865307
应力骨折的影像学诊断及进展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2005年第12期
应力骨折,1应力骨折的X线诊断,2应力骨折的CT诊断,3应力骨折的MRI诊断,4应力骨折的核素骨显像诊断,5小结,【参考文献】
     应力骨折(stress fracture,SF)亦称疲劳性骨折,是军事训练、运动员训练中常见的损伤。其发病率各家报道不一,但比一般预料的要高。美国海军陆战队新兵发病率为2.9%,而以色列新兵调查则高达31%[1];国内报道新兵应力骨折发病率为9.5%~16.9%,个别报道甚至高达32.5%[2]。应力骨折好发于下肢,不同运动引起的应力骨折部位各异。篮球运动员的跗、跖骨应力骨折发病率较高,田径运动员多发于胫骨、腓骨或跖骨,足球运动员好发于第5跖骨。军事训练中以负重行军和长跑训练引起的胫骨应力骨折最常见(50%~80%);其次为跖骨应力骨折(20%~40%)。

    与暴力引起的急性骨折不同,应力骨折是反复作用的阈下损伤积累的结果,其特征为骨的破坏和修复同时进行,发病初期往往不影响肢体运动功能,因而易被忽视,误诊率较高。应力骨折如不及时发现和早期治疗,随着病程延长和损伤程度的加重,会出现骨皮质断裂,发展为完全骨折。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和设备的快速发展,医学影像学在应力骨折诊断方面显示了巨大作用和潜力。为提高应力骨折早期诊断的准确率,现将本病的影像学诊断进展报告如下。

     1 应力骨折的X线诊断

    由于应力骨折在症状出现后3~4周才能显示骨痂形成的征象,故X线检查的早期检出率很低,首次就诊者仅15%出现X线征象。其早期X线表现为局部骨皮质变薄,边缘模糊,呈灰色骨皮质征(gray cortex)[3]。此征象是由于局部骨质充血水肿所致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3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