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杏苑杂谈
编号:10866600
分析还原法不适合中医理论体系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8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483期
     将现代科学思想及科学方法用于中医,只要不带偏见,包括中医从业人员在内,我看不会有人反对。但如何引进现代科学却产生了很大的争议。过去我们采用的科学方法,多为分析还原法。众多的研究结果表明,现代科学的分析还原法不适合中医理论体系。中医要发展,立足点要放在全面继承和自主创新上,将中医人文化不是中医的发展方向。

    我不赞成将分析还原方法全盘搬进中医,现代科学并不只是分析还原法。大家都赞成将系统整体论用于中医,陆广莘教授20年前就曾大力宣传过,我十分赞成陆老的观点。但系统整体论如何应用于中医,却很少有人做深入的科学研究。即使有人做了一些开创性的工作,也因为系统论的高难度而被置于一边,难以进入主流舆论。我认为系统论方法是中医需要的最合适的科学方法。中医现代化,要进行自主创新,其中之一就是要将系统论科学方法全面引进中医理论,包括中医基础理论。

    为什么还原论不适宜于中医呢?这要深入研究中国的思维传统、哲学传统与科学传统。中医深受“道”自然观的影响,而“道”的本质是运动和变化,是系统整体论。如果用分析还原方法指导中医现代化,那就犯了方法上的错误。西医用还原论作指导,它注重分析还原,注重人体的解剖,注重人体的结构;中医以系统整体论作指导,它注重系统整体运动变化的过程,注重运动变化带来的外在表象(状态变化)。西医是结构观、还原论指导下的结构医学或实证医学,中医是运动观、系统整体论指导下的过程医学或状态医学。中西医研究的对象相同,但研究的视角、研究的方法不同。中医的阴阳、五行、气等概念,不是结构观概念,而是运动观概念。试图用还原论思想理解阴阳、五行、气等概念是行不通的,所以中医现代化有一个很关键、很基础的任务,就是从运动观、系统整体论上深挖阴阳、五行、气等概念的物质运动观科学涵义。中医看病,最终的目的是让人体达到阴阳平衡,这实际是从保持系统的稳定性上思考问题。因为人体就是一个复杂巨系统。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就是人体复杂巨系统稳定有序的状态。相对于系统的稳定有序,系统的状态变化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向快节奏或系统元素增多的方向偏离,一种是向慢节奏或系统元素减少的方向偏离。而中国古人所称的阴阳刚好与系统内物质运动的快慢节奏或系统元素的多少相关。对人体则是生命物质运动的节奏或成份的变化。阴一般是慢节奏,而阳一般是快节奏,中医的宏观辨证与微观化检(证实质研究)都可作出证明。这就使阴阳平衡与系统的稳定性发生了联系。阴阳是系统物质运动的状态参量,而非结构参量,是相对于系统最佳有序(或最佳阴阳平衡)的左右偏离,偏快是阳,偏慢是阴,而超阈值偏离,则构成阴证或阳证。
, 百拇医药
    中医的“气”则是从系统的稳定性上看运动状态的变化。凡是对系统稳定有益的运动状态,就是“正气”;凡是对系统稳定有害的运动状态,就是“邪气”。中医的阴阳二气从这样的角度去理解,就能得到合乎中医自身逻辑的解释。中医的辨证则是从系统稳定性的变化上去把握疾病的演变过程,去把握人体生命物质运行状态的变化,从而辨证治病。中医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恢复系统的稳定性使其达到最佳有序,即最佳阴阳平衡。

    如果将人体健康状态按最佳阴阳平衡、阴阳平衡、阴证、阳证、阴极、阳极(死亡)作一区分,那么,对人体这个复杂巨系统,从系统论上我们就可作出对应区分:最佳有序、有序、亚有序、有序的破坏等等。显然,中医理论及其辨证施治就自然纳入到现代系统科学方法之内。现代生理学也就可以作为系统论科学方法的物质基础为中医所用。中医原有的人文色彩很浓的一些概念,就可以赋于科学的含义。中医的个性经验也可以规范到具有前后逻辑一致的系统论理论体系之中。, 百拇医药(赵国求 武汉21世纪交叉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