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传统文化
编号:11127228
复兴道德根文化 抢救传统中医药(5)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10日
     我认为二千五百年以前所形成的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是最完美的、最系统的人类优秀文化。以《道德经》、《周易》、《黄帝内经》等经典所共同构筑的传统中医学,是一部早已发展成熟的、完整的科学,而西医学迄今为止还在自我完善之中。研究中医30年后,德国的满晰博教授也坦诚地表明了这一观点。我们所要做的关键是学习、弄懂、继承和发扬传统中医学,而不是用自身还不完善的西医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肢解和阉割一部早已自成体系的传统中医学。

    要抢救传统中医,避免中医西化在民族虚无主义中,我认为必须同时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学院教育恢复传统经典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独立于西医教育模式“歧黄源于道”,这句话不仅阐明了中医源于道德根文化的哲学思想,也提出了对从业者的要求,就是学医、行医的基础是明德知道、尊道贵德。《道德经》作为道德哲学思想的总纲,应该列为中医院校承传东方哲学思想、建立道德人生观、弄懂传统中医基础理论的必修课程,并运用其中富含的道德能量培补未来中医从业者的德性修养水平。

    在德国和西方世界《道德经》被受到了极高的重视,几乎到了妇孺皆知的地步,很多人家的藏书中必定有一本《道德经》,《道德经》各种语言文字的译本已达260余种,是仅次于《圣经》被翻译成语言种类最多、发行量最大的书籍。现在每年还在不断推出新的版本。而我们出国的留学生在被外国同学问起是否读过《道德经》,并希望交流一些学习心得时,绝大部分人的回答是没有读过,更说不出个一二三。由此可见,我们对自己本民族根文化的废失,已经到了极为严重的地步。

    在掌握道德哲学思想、建立道德心灵的基础上,熟读、背诵《易经》和传统中医四大经典,对培养中医从业者辩证科学的思维方式,透过各种复杂的病理表象,抓住治疗的实质,有着方法论和启迪“心易”的作用。以东方道德哲学观为理论根基的中医,必须有别于西医教育,恢复传统经典教育的育人模式。

    2.中医从业者抓紧经典学习和补课

    对于已经在医疗一线工作的中医从业者,《道德经》、《易经》和《黄帝内经》等四大中医经典,也应该被列入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的重要内容。由于可以及时的学以致用,将快速提升中医队伍的医疗服务水平,给中医治疗领域注入最及时有效的生命力。与此同时,组织专家学者,对中医典籍进行正确的翻译和阐释,并纠正以前翻译中的偏差,对经典教育的贯彻执行是非常重要的。

    3.落实传统师带徒的传授方法

    50年代卫生部门曾提出“50万中医带50万徒弟”的设想,各地纷纷响应,师徒情绪十分高涨,但终于因为未能取得计划经济的人事指标,培养出来的学徒没有学历、没有身份、不分配工作而终止。现在我们已没有50万中医了,严格意义上的中医已不足三万人,将这些人的绝技和经验通过师带徒的方式,继承保留下来,是接续传统中医承传的有效举措,国家应制定一些相应的政策予以扶持。此外,各种学习阶段的师承班也是对院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百拇医药
上一页1 2 3 4 5 6 7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