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88470
应对环保组织挑战 中药遵循国际规则发展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10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16期(总第2269期 2006.02.10)
     近日,四川省中药材公司饲养的400头黑熊成为“亚洲动物基金”极力拯救的对象。业内认为,由此引发的纷争透视出中药产业发展与动物保护主义者之间的理念差异。

    对饲养黑熊的企业而言,熊胆在治病救人方面依然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但从动物保护组织的角度来看,饲养黑熊并“榨取”胆汁绝对是一种极为残忍的行为。

    合理利用走自己的路

    众所周知,中药用药普遍采用野生动植物,其中,部分动物器官的使用更是历史悠久。如熊胆、虎骨、麝香等等。从目前来看,中药行业中的许多涉及到野生动物器官的药材都已经由相关部门和专家开发出了替代品,例如人工麝香、人工虎骨、羚羊角等。对于熊胆,亚洲动物基金和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对国内企业提出建议,目前至少有54种草药具有与熊胆相似的功效,包括蒲公英、菊花以及大黄等。他们认为,这些草药的疗效比熊胆更好,价格也更便宜。

    “他们这是在挖中药的根。” 四川省中药材公司鹿场副场长朱绍荣说。此话在某种程度上表达了一大部分长期固定使用熊胆的企业的声音。其实早在2002年,在亚洲动物基金和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等多方努力下,四川省率先启动了“拯救黑熊弃用熊胆”行动。在当年的274家熊场中,有27家条件恶劣的熊场已被关闭。而按照当年的计划,亚洲动物基金期望能够在3~5年内促使国内的养熊业全面淘汰。时至今日,养熊业应不应该继续存在?
, http://www.100md.com
    对此,各方有不同的看法。

    国内部分专家认为,外国人并不了解熊胆在中药中的重要作用,采取纯保护主义立场,看不到养熊对保护野生熊资源的意义和保证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中国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和合理利用要走自己的路,不能看别人的脸色。”福建建东药业有限公司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对记者表示。

    代替品研发盛行

    但是,此次事件对部分使用野生动物资源的企业所造成的影响却不能忽视。从国际大形势来看,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包括人工养殖动物)是大势所趋,而且这种观念也日渐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对于中药成品在制造过程中,对野生动物资源的破坏程度到底有多大,这点依然没有确切的现象可以显现出来。依照广西玉林制药厂质检部经理王诗用的分析,中药应用确实会使个别物种濒危程度加剧,但许多物种的濒危乃至灭绝是诸多因素造成的,并不完全是中药应用所致。而现在国外许多人纷纷将一些野生动物资源的濒危归结为中药应用的结果。
, http://www.100md.com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目前国内中药企业使用野生动物资源的情况已很少见。除了熊胆依然没有人工代替品之外,虎骨已经完全禁止使用,犀牛角也改由水牛角代替,等等。而国家历年来出台的一些措施也是要控制国内中药企业过度使用野生动物药材资源。除了保护野生动物资源这个最主要的目的之外,还在于力求有效控制濒危资源的价格,以防止产生供不应求的情况,避免影响中药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的现象发生。

    业内也逐渐产生这样一种忧虑,目前国家相关部门乃至各个省市纷纷出台相应的措施限制野生动植物入药。此举直接导致代替品的研发盛行。然而,对于使用已有数千年的部分中药品种而言,代替品所起到的效果是否能够和真品持平?目前还没有任何试验报告作出结论。加上国内外各种动植物保护组织纷纷将矛头指向国内中药企业,如果这些企业没有任何应对措施的话,“这或许会对我国的中药产业未来的发展产生极大影响。毕竟,还得遵循相应的国际规则,才能保证中药顺利走出国门。”王诗用对记者说。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16期, http://www.100md.com(洪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