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88508
宿州『眼球事件』——医院感染管理之痛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10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16期(总第2269期 2006.02.10)
     特别报道

    眼球事件备忘录

    发生院内感染 9只眼球被摘

    2005年12月11日,像往常一样,安徽省宿州市立医院眼科的几位医生在为即将开始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做准备。这一次共有10名患者,按照以往的情况,在早上10点左右,来自上海的眼科主任医师徐某和上海舜春扬科技贸易有限公司的几个工作人员就会有条不紊地开始手术,并在术后当天返回,而患者在市立医院住上几天,就能回家了。

    然而这一次似乎有点异常,手术后几名患者都觉得眼睛疼痛难忍,但是这并没有引起几位眼科医生的重视。直到第二天,当护士拆开纱布时,他们才惊讶地发现,10名患者的眼睛都又红又肿——感染了!

    12月12日下午,经过一番周折,这10名患者被紧急送往上海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该医院经过检查后认定,由于感染严重,其中9名患者应施行眼球摘除手术,另一名患者施行玻璃体切割手术。
, 百拇医药
    就这样,原本满怀希望的患者不得不承受眼球被摘之痛,而安徽省卫生厅、卫生部专家组以及安徽、上海两地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也对此事进行了调查。他们发现:上海舜春扬科技贸易有限公司未获得相关部门颁发的《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不具备医疗服务资质,宿州市立医院违规与之合作,并组织病员、提供场地及相关设备材料,允许上海舜春扬科贸公司组织的没有资质的人员在该院从事诊疗活动;医院院内感染管理混乱,手术过程中的相关设备没有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由于这些原因,导致手术出现重大感染,9名患者眼球被摘除。

    随后,安徽省卫生厅和宿州市委、市政府先后作出处罚决定,撤销宿州市立医院二级甲等医院的称号,责令医院立即终止与上海舜春扬科贸公司的合作协议,没收非法所得318,601.86元,罚款3万元。院长郝朝春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调离卫生系统,分管副院长邵正明被处以党内严重警告、行政记大过处分,眼科有关责任人被处以警告、记过直至留党查看处分,并停止执业活动9个月至1年;分别给予宿州市卫生局局长杨立瑾与副局长宋天祥行政记大过、行政记过处分,给予市卫生局医政科科长张邦圣党内警告处分;上海舜春扬科技贸易公司眭氏兄弟和手术医生徐某3人因涉嫌非法行医案被立案侦查。
, 百拇医药
    就这样,原本到医院寻找光明的患者,在医院痛失光明!

    记者观察<<<

    眼球事件:凸现“短板之痛”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早在1998年,深圳市妇儿医院就发生过一起严重的院内感染事件,为医院管理者敲响了警钟。这一次,9只眼球的代价让所有人不得不再次直面医院管理的“短板”——医院感染管理。该业内人士认为,宿州市立医院并不是不知道有关规范,只是没有认真落实到位。但是即使换到其他医院,只要有可能引起感染的各个环节都存在,谁也不敢保证这类严重的院内感染事件在其他医院就绝对不会发生,因为我国的医院感染管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对此,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李六亿就曾经指出,我国的医院感染管理通过10余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的确存在一些软肋。例如有的医院管理者对感染管理的重视度不够,虽然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但是流于形式。也有的人认为“医院感染是几个感染控制护士和个别行政科室领导的事”,以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即单纯的消毒隔离,殊不知医院感染管理学涉及临床医学、传染医学、流行病学、微生物学、抗菌药物学、管理学、护理学、卫生统计学、消毒学等诸多学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需要多学科的知识、多部门的合作。
, http://www.100md.com
    还有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目前国内医院感染管理人员的数量、质量、构成比例不科学,从事医院感染管理的工作人员对管理、统计、流行病等知识了解不多,专业人才缺乏,整个医院感染管理队伍的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另外,专职人员的待遇、职称、晋升等问题也有待解决。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病床工作的开展,也让医院感染管理专业人员的配备及素质水平的培养与提高,非专业人员医院感染意识和知识的普及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李六亿还指出,在医院感染管理的具体工作当中也存在很多不足。如医院感染发病率的监测,采用回顾性调查,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高;控制措施不得力,消毒灭菌工作仍然存在许多不足,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等,这些问题都是医院感染管理的软肋,使其成为医院管理的一个“短板”。

    挺直“脊梁”:加强与临床微生物学的合作

    如何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呢?对于这个问题,李六亿认为,首要的应该是落实国家的有关政策,同时应该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积极主动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包括人员编制、待遇、职称等,以吸引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另外,还应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的成本效益与成本效果的研究,以及对医院感染的管理、新的监测方法、控制措施、医院感染的发病机制等的研究,以适应我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发展的需要。
, 百拇医药
    除此之外,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胡必杰教授认为,还应该加强与临床微生物学的合作,“作为医院感染控制和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内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技术人员应该积极参与到医院感染的监控工作中”。国外有学者称“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是医院感染控制的脊梁”,甚至将医院感染控制办公室设立于临床微生物科内,这种做法值得借鉴。

    “短板”变长:质量控制体系下的全局管理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有不少专家指出,解决医院感染管理的软肋问题,把医院感染管理纳入到医院质量控制体系下的全局管理,不失为一个让医院感染管理“短板”变长的好办法。其中,内蒙古包头市中心医院的做法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包头市中心医院是一家三甲医院,该院把医院感染管理纳入到医院质量控制体系中,这样的做法在国内目前只有部分医院采用。该院一位负责人向记者具体介绍了他们的做法。

, 百拇医药     2003年,包头市中心医院一位副院长从澳大利亚做访问学者回来,他借鉴国外的做法,提出了医院管理应以质量管理为核心,将医院感染管理纳入质控管理体系的全局管理中,同时把它列为院长巡班制中需要检查监督的重要内容。

    在进行全局管理的过程中,该院首先建立了每日调查制度,改变原来的等待医务人员报告病例到感染管理科的模式,派工作人员到科室收集报告表并进行现场监督、指导;同时,感染管理科细化了各工作人员的分工,建立投诉机制,使临床医生对感染管理科工作人员也能进行监督,这样感染管理科既能及时与医务人员沟通,又给感染管理科的工作人员注入了服务意识,使医院感染管理的工作更容易获得认可。

    同时,该院还改进了管理考核制度,取消过去依据医院感染发病率(数值)对科室进行考核的管理条款,并加强了医院感染管理专业知识的培训,如在新上岗人员的岗前培训,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医疗、护理“三基”训练与考核中都加入了医院感染管理的知识。
, http://www.100md.com
    “一票否决”制度也是该院强化医院感染管理采取的一项有力措施。它规定,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做得差的科室将取消年终参评“三甲”科室及优秀、先进称号的资格,据称开始实施这一制度的那年年终共“一票否定”了4个科室,引起了强烈反响。据记者了解,今年该院可能还会有科室被“一票否定”。

    而由医院质控办组织实施的每周反馈机制,则是该院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最大的“特色”。这一“每周反馈机制”由感染管理科内部的“一天质量反馈体系”和全院质控办的“一周反馈体系”构成。

    感染管理科组织的“一天质量反馈体系”,就是由感染管理科的工作人员每天搜集、反馈医院感染监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医院感染现患情况日监测数据),如果发现当日医院感染现患率超出历史平均两个标准差,则考虑院感流行或暴发,立即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特殊个案有时也依据经验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每日的汇报监控、监督结果以书面形式记录,感染管理科每周五汇总,向质控办进行书面汇报。质控部门会在周一的院长办公会上讨论处理意见,采取一定的整改措施及通知临床各科,并开始下一个循环,而每一个问题要追踪到解决为止。由于医院感染管理常常涉及多个部门,一旦出现问题,必须依靠多部门协同。质控办则可以把发现的问题同时落实到各个部门进行整改,起到了协同和联络的作用,比起仅靠感染管理科的一己之力,效果要好得多。
, http://www.100md.com
    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和运行,包头市中心医院感染发病率逐年下降,至2004年,该院感染平均发病率由2001年的4.33%下降至2.27%,医院感染在质量控制体系下的全局管理模式初见成效。

    相关链接<<<

    全球医院感染控制概况

    (根据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申正义教授讲座整理)

    在全球60亿人口中,每年约有3亿人住院,1500万人患医院感染,150万人死于医院感染,延长4500万住院日,因此产生的医疗支出高达15亿美元。

    世界卫生组织(WHO)曾经公布了“医院获得性感染预防控制指南”。泛美卫生组织(PAHO)也已经发行了供拉丁美洲感染控制机构和人员阅读的手册,提出了医院认证应达到的标准,但还没有提出医院感染控制计划和资助计划。
, http://www.100md.com
    美国医院感染控制效果研究(SENIC)表明,美国994000张病床中,投入医院费用4000亿美元/年,感染控制成本8亿美元/年,医院感染控制节约资金24亿美元/年,因此,医院感染控制不仅能支付医院感染控制计划本身的费用,还能给病人和社会带来直接和间接效益。

    当前,在许多进行医院感染控制和医疗质量管理的发展中国家中,已经取得了不少进展,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没有必要的医疗护理标准(重症监护、器官移植等);现有的感染控制计划不是致力于与病人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而是以环境污染为基础;医疗设备陈旧;感染控制计划形同虚设或根本不存在;认为医疗保健投资不会产生效益;医院改建、新建工程从未间断,这是免疫缺陷病人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另外,医院感染控制的专业人员应由受过感染控制培训的医生担任(在欧洲由微生物学家担当),但是,由于感染工作的重要性未被认同,对医生没有吸引力,专业人员常常没有办公室、计算机、录像设备,缺少可供查阅的文献资料,因此感染控制委员会很少能够有效发挥职能。
, http://www.100md.com
    与发达国家相比,资源缺乏的国家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有如下的特点:1.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菌血症和肺炎的比例也高。2.医院感染对社会经济影响更显著。3.感染控制计划没有政府和预算的支持。4.医院的发展程度悬殊很大,缺少人员、资源,难以发现和避免医院感染的暴发,护士缺少培训机会和护理标准,感染控制专业人员的工资待遇和在医院中的地位不高,许多医院开展了高精技术的医疗服务,但缺乏必要的避免感染危险的标准。5.医院总是隐瞒问题,尽管有些问题已经非常明显地存在。6.许多医院缺乏先进的微生物实验室,无法开展血培养,缺乏消毒剂、灭菌剂和抗生素使用的指南。7.抗生素的滥用比较常见。8.开展医院感染控制的资源不足,例如许多医院不能提供充足的手套、隔离衣、口罩、可回缩的防护手术刀和一次性注射器,导致一些一次性物品重复使用。

    有感而发<<<

    是谁夺走了他们的眼球?

    ■谈云
, 百拇医药
    不知道当9只眼球被摘除的时候,宿州市立医院有关领导的内心是否有所触动,是在同情这些无辜的患者,还是在担忧自己的前途会因此受到影响,抑或忙于“接洽”下一次的“业务”,根本无暇顾及这个问题?

    也不知道当一线光明的希望变成无限黑暗的现实时,9名倾囊求医的患者是怎样的心情,是后悔这次求医的“冲动”,还是哀叹命运不公,准备默默承担所有的伤害,抑或朴实的他们已经在质问,究竟是谁,夺走了我的眼球?

    他们的确应该质问。如同每次出现严重的医院责任事故时,就会被媒体追问的问题一样,这一次的答案,似乎并不难于寻找。

    2005年12月26日,在事件发生的半个月之后,安徽省卫生厅和卫生部的专家组已经查明原因:与不具备医疗服务资质的公司合作,允许没有资质的人员在医院从事诊疗活动;医院院内感染管理混乱,因而导致手术出现重大感染,9名患者眼球被摘除——很明显,如果有哪一位患者或其家属去质问医院,那么手术出现感染这个答案已经能够应付他们了。
, http://www.100md.com
    但是,如果继续追问下去,为什么宿州市立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如此混乱?作为一个二甲医院,难道该院不知道手术中的管理和规范吗?这个问题,我们不得不继续寻找答案。

    一位在三甲医院从事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朋友曾经对笔者抱怨,预防医院感染是花钱但不产出效益的工作,不受重视在所难免。其言下之意就是,现在国家对医院的补偿机制不甚完善,作为医院,不得不控制成本支出,对于能够产生效益的部门,当然要支持,否则,医务人员的工资何来,医院购买必要的检查设备的钱何来,医院进一步发展的资金何来?至于医院感染管理这部分工作,只要不出大事情就行了,得过且过吧。

    这样一说,也许 “眼球事件”的有关责任人可以心安了:在现有医疗体制的大背景下,医院追求效益也是迫不得已,出于控制成本的考虑,手术中的设备没有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我们也很无奈……

    问题绕来绕去,最终又回到了医疗体制的症结上,就好像走进了死胡同,只要把责任都归结到这个短期无法解决的问题上,似乎人们就可以心安理得地面对所有发生的问题了。
, 百拇医药
    但是,我们是不是应该回头看一看,难道所谓的体制问题就足以抚平那些患者的伤口,就足以还给他们光明的世界?在寻找到如此冠冕堂皇的客观原因之后,是不是有隐藏在深处的主观原因,是不是就能够掩盖这些主观原因呢?

    先看看上级部门的处理决定,宿州市立医院被撤销二级甲等的称号,院长郝朝春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调离卫生系统,分管副院长邵正明被处以党内严重警告、行政记大过处分,眼科有关责任人被处以警告、记过直至留党查看处分,并停止执业9个月。宿州市卫生局有关责任人也受到了相应的行政处分。安徽省卫生厅责令医院立即终止合作协议,没收非法所得318,601.70元,罚款3万元。上海舜春扬科技贸易公司眭氏兄弟和手术医生徐某3人因涉嫌非法行医案被立案侦查。

    这样的处罚与9只眼球相比,孰重孰轻,明白人自有答案。但是,如果再与可能的收益相比呢?宿州市立医院的非法所得为318,601.70元,并且在两年的时间已经违规合作了200多例手术,如果不是此次东窗事发,这样的非法合作还会继续。如此说来,我们不禁要问,行政处罚与非法所得的天平处于怎样的平衡,违规的投机成本到底有多大?这些疑问恐怕只有当事人心里清楚。

    我们可以明确的是,眼球事件背后存在一个利润链,它牵引着医院脱离了对利润追求的正轨,这种欲望冲毁了规章建立的防护墙,使他们丧失了必要的警惕性和责任心,因此,背后涌动的侥幸心理和博弈心理使得宿州“眼球事件”必然发生!

    ——夺走了9个患者光明的,不是绿脓杆菌,是人!

    医药经济报2006年 医院周刊第5期, 百拇医药(魏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