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960427
刑拘高官能否平抑药价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15日 《北京现代商报》 2006.02.15
     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司原司长郝和平涉嫌受贿案发后,日前,与之有相关联系的国家药监局药品注册司司长曹文庄等多名官员也因涉嫌经济犯罪,被北京西城检察机关刑事拘留。

    此事件一出,立即引来如潮的议论之声,而议论的最大焦点,莫过于药价是否会由此真正地降下来?自1998年以来,我国官方共出台17次“药品降价令”,然而药价却一直不降反升。许多细心的人发现,药品一进入降价目录就消失。于是,有人把此归咎于部分药企“换名不换药”的商业劣行。但是,其中所反映出的监管不利现象,也自然是不言而喻。

    有媒体报道,从此事件中发现了新的“世界纪录”。仅2004年一年,药监局便受理了10009种新药报批,同期美国药监局受理新药报批数量仅148种。而这10009例“新药申请”中,没有一个是真正的新药即新化学实体,绝大部分是中国药典中已有的药物,仅是对剂量、给药途径或用法方面做了一定的变更。

    为什么10000多种药品都能以新药的名义获得审批?监管机构难道形同虚设?在我国,新药报批的规范和程序与国际规范差异不大,但我国有关部门却独出心裁地创造出了一个“绿色通道”。比如,国际上新药批准的时间一般在6到8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我国的新药只要驶上这条“绿色通道”,则只需一年左右时间。采用变通的方法,利用“绿色通道”报批“新药”,是药企圈子内一个公开的秘密。由此,“绿色通道”也就被彻底玷污,成了带领药价走向新高的黑色通道。

    多名高官被依法刑拘,我们应该为此鼓掌。但它是否能对平抑药价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也许很难!由于对新药审批过程不公开、不透明,并且没有一个机构能对审核新药的药监局和专家组进行监督,使得药监局审批人员手中的权力变得无比巨大。呼之,掌握任何一种报批新药的生死;挥之,百姓在药价虚高中饱受煎熬、死去活来。权力在失去监管时将如何使用?良心!当某位监管人员个人的心理天平严重失衡时如何处理?法办!法办了他又有新的监管人员滥用职权如何处理?再法办?法办到哪一天才是尽头?

    在人民赋予的权力被滥用而使人民受到侵害的时候,我们能做的惟有振臂高呼。, http://www.100md.com(郝景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