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心力衰竭 > 慢性心力衰竭
编号:10870946
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现状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2006年第2期
充血性心力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细胞移植;再同步治疗,1药物治疗,2非药物治疗,【参考文献】
     【摘要】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一些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新方法,前者包括他汀类、依普利酮、内皮素受体拮抗剂、钙增敏剂等;后者包括细胞治疗和心脏再同步治疗。本文将这些方法的治疗现状综述如下。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细胞移植;再同步治疗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脏病的终末阶段,尽管近年来CHF的治疗有了很大进展,但其疗效并不令人满意,于是,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治疗方法,现综述如下。

     1 药物治疗

    1.1 他汀类(statin)

    多个临床研究[1]证实,他汀类可以减少缺血性和非缺血性CHF的发生率,改善心功能,降低死亡率。其机制可能主要在于多效非降脂作用:增强NO合酶,促进NO生成;降低ET-1表达,改善血管内皮;影响凝血纤溶系统、稳定动脉粥样斑块;降低炎症因子,减少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应答;抑制氧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9的表达,改善心室重构;协调自主神经功能、调节神经内分泌;可能延缓主动脉狭窄和血管钙化等。

    Dariush等[2]利用PRAISE的资料,研究1153例严重缺血性和非缺血性CHF患者(EF<40%,NYHA分级为ⅢB~Ⅳ级)服用他汀类的治疗效果,随访1.3年,结果显示他汀类使总死亡率下降62%,猝死危险性降低57%,泵衰竭发生率减少70%,再发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性下降60%。Hognestad A等[3]利用OPTIMAAL的资料,对5301例急性心梗发展为早期CHF的患者研究发现,他汀类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于CHF可能起到更好的效果,优于单用一种药物,与两药都不用相比,全因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分别下降72.7%和48.3%,优于单用他汀类和β-受体阻滞剂的46.1%和55.2%、26.1%和30.6%,同时心源性死亡、住院、心肺复苏或心脏猝死、卒中、再发心梗等发生率也呈相似的下降趋势。提示他汀类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可能为另一有效的CHF治疗策略。目前,两项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GISSI-HF[4]和CORONA正在进行,届时将为他汀类在CHF中的应用提供更好的证据。

    1.2 选择性醛固酮拮抗剂-依普利酮(eplerone)

    早有研究发现醛固酮水平升高与心梗后心衰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增加紧密相关,而且心衰时即使醛固酮水平未显著升高,心肌细胞表面的盐皮质激素受体也过度活化,ACEI、ARB、β-受体阻滞剂此时可能不能降低血醛固酮水平,而醛固酮拮抗剂可能通过不依赖AT2的抗醛固酮作用发挥治疗作用[5]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921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