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其它各类 > 更多文献 > 正文
编号:10913878
环境因子对印楝生长的影响.pdf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23日
第1页

    参见附件(150KB,3页)。

    

    1 6 林 业 科 技 第 2期

    验中,容器 苗和裸根 苗 分别用 5种浇水 处理 :1

    周 2次浇水、1周 1次 浇水、2周 1次浇水 、3周

    1次浇水和 自然降水。结果显示 ,植 物水分胁迫

    对印楝苗 的生长和存活 有明显影响。在严重干旱

    处理 ( 即 自然降水处理 )中仅 5 0 %的幼苗存活 ,而在所有其 他处理 中,9 0%~9 5%的幼苗存 活得

    好 ,其 中在严 重 干旱 处理 中 的水分 胁 迫平 均 为

    一

    2 1 b a r ,而其它处理为 …9 1 2 b a r 。裸根苗与

    容器苗 比较 ,前者 的根 茎比低。彭兴 民等 将 1

    年中印楝季节性生长分为 3个时期 ,即滞生期 ( 1

    ~

    3月 和 1 1~1 2月 ) ,生 长量较 小 或生 长缓慢 ;

    生长期 ( 4~1 0月) ,生长量增加明显 ;快速生长

    期 ( 5~8月) ,树高 的生长 高峰 出现在 7,8两

    月,占全年生长量 的 6 2. 1 %。而 1 ~3月和 l 1~

    1 2月为干季 ,4 ~1 0月为雨季 ,5 ~8月为降雨量

    最大的时期 。这表明,印楝的生长不仅受温度的

    影响 ,而且受降水的影响也很大。

    4 土壤对印楝生长的影响

    印楝树对土壤类型要求不高 ,在 粘性 土、含

    盐土、碱性土、低酸性土、多石砾、硬质 土等几

    乎所有类型 的土壤中都 能生长…。Ti wa r i 等¨ 探

    讨了不 同土质 对印楝根和 茎长度 等方面 的影 响,发现印楝在 土粒、沙子 和堆肥 以任意 比例混合 中

    都生长得很好 。但 它不能生长在季节性水浸 的土

    壤或在干季其地下水面在 1 8 I T I 以下的较深的干旱

    沙地中,也不能生长在 土壤通气和渗透不畅 的塞

    满淤泥的浅滩 和粘土质的洼地中 ,它喜渗透性好

    的土壤和具有排水坑的壤土n 。赵善欢等u 也发

    现,砂壤 土地上 印楝 长势 良好 ,但 不及红 壤地 ;

    印楝 耐 干旱贫 瘠 ,但 不 耐涝。虽然 其 落叶 ( p H

    8. 2 )可中和土壤 中的酸性 ,使之在 p H 5. 0的土

    壤中生长 良好,而理想的土壤 p H值为 6. 2或更高 ,如 Na i d u等 的研究表明,印楝在 p H值为 9 . 4的

    碱性土壤中具有较高的存活率,并且生长良好。

    5 分布海拔对印楝生长的影响

    印楝一般 生长在干旱 、半干旱 的热带和亚 热

    带的平原及 较低 的山脚 ,在排水 良好 的坡地 中、下腹及缓坡地带生长最好 ,海拔 1 0 0 0 I T I 以下的范

    围都能很好生长 ,而单株树可生长在高达 1 8 3 0 I T I

    的高地 ¨。

    6 养分对印楝生长的影响

    在印楝的生长 中,土壤肥力 比水分 的供应显

    得更重要 ,尤其 在贫瘠 的荒地上 ,但肥料 的种类

    及供 应 的 最 佳 时 间 和 用 量 也是 重 要 的 。P u r i

    等 在印度中部探讨 了肥料对印楝幼苗 生长发育

    的影响,他们 用氮肥和磷肥来处理 印楝幼 苗,其

    中包括高氮高磷 、高氮低磷 、低氮高磷 和低 氮低

    磷 4种处理 。经过分析发现,施用氮肥的幼 苗生

    物量显著增加 ,其 中叶增加的生物 量最大 ,其 次

    是根和茎 ,这表明氮肥 在印楝 的生长中扮演着重

    要的角色。在研究共生菌的作用试验 中也证明

    了上述观点 :科研人员注意到 ,给印楝接种泡囊

    一

    丛枝状菌根 ( V )能为印楝提供稳定 的养分

    供应 ,并能提高其生物量 ,如在接种丛枝状球菌

    ( Gl o mu s 如s c i c u l a t u m)后 ,印楝幼苗的干重增加

    了 5 3. 8%。P u r i 等 的试验显示 ,磷肥对生物量

    无影响,而根据栽 培试 验可知磷肥对印楝的生长

    是有影响的 ,这也许是因 Pu r i 等的试验地中含有

    足够的磷 之故 。P u r i等的试 验发现,在上述 4种

    处理 中,氮和磷 的肥效随肥料供应的增加而降低。

    科研人员也发现 ,一些营养元素缺乏会对 印楝 的

    生长带来影响,如印楝树缺锌会 出现叶尖和 叶边

    缘萎黄 、茎流 出许 多树脂 以及老 叶脱落较快 ;缺

    钾也会使叶尖和叶边缘萎黄以致顶枯 等 。

    7 地理种源对 印楝生长的影响

    不同地 区的印楝 ,其种子含油量 、脂肪 酸成

    分等有差异 ,而且在生长上也有差异 ,弄清

    这些差异 ,将有助于高产质 优种源的选择 和遗传

    变异的研究 以及遗传改良。

    De v e n d e r S i n g h等 调查 了来 自印度 哈里亚

    纳、旁遮普 、拉贾斯坦和犹他尔布拉德希等地 区

    1 2个生 长 地 点的 印楝 ,记 录其 胸 径、基 径 、树

    高、干高 、主茎 高、冠 幅和茎外 形等形 态数 据,发现这些数据差异很大。Ku n d u等 引运用主成分

    分析 和聚类分 析方法 对缅甸 、孟加拉 国、印度、巴基斯坦和苏丹的 1 0个 印楝种群的种子和幼苗 的

    1 9个生物统计学特征进行分析的结果显示 ,这些

    种群可分为 3个 区域种群 组;在主成 分分析 中,把来 自高降水地区的种源与低降水地区划分开来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 2 9卷 王瑞波等 :环境 因子对印楝生长的影响 1 7

    在种子重量 、根茎 比、叶子 数 目和小叶比率 中存

    在生态渐变群 的变异 ;北方种源的小叶 比南方 的

    窄 ;在北方 ( 巴基斯坦 、缅甸和孟加拉 国)和南

    方 ( 苏丹和 印度 )之 间有 出现生 态隔离 的趋势 ;

    具高根茎比和叶子数 目少的种源因相应 的年均降

    水量而区分 出来 ;上述 结果意味着印楝在 幼苗生

    长的早期为对付缺水而采取了一套适当的策略。

    Ku n d u 等 调查 了 1 0个 印楝 种源 ,发现其

    净光合作用、气孔传导性 、气孔 密度和全部保卫

    细胞长度都 出现 了变异 ,其中净光合作用与整个

    植物干重和叶面积呈 正相关 ,气孔密度与净光合

    作用、整个植物干重 和叶面积 呈正相关 ,全部保

    卫细胞长度与上 述所 有特征呈 正相关 ,这说明印

    楝幼苗的光合物质产量与早期 阶段的光合作用和

    气孔特征有关。他们将净光合作用 、气孔传导性 、气孔密度、全部保卫 细胞 长度 、叶面积和幼苗干

    重 6项特征进行 聚类 分析,构建 了一个树状图以

    便评价种源 中表型性 的关 系,除有一些例外 ,按

    照降水分布,在树状 图中出现了 3个主要聚群。

    8 杂草对印楝生长的影响

    杂草虽对 印楝 的成年植株影 响小 ,但 对幼树

    影响很大,主要还是荫蔽的影响。De h r a Du n所进

    行的一系列试验表明 ,在没有除草的地方幼苗长

    势不好 ,最终被杂草抑制而死亡…。J a t t a n等 也

    发现 ,除草能促进幼树和成年树的生长,如在锄

    草的印楝种植 园中,印楝生长旺盛,而在 未除草

    的印楝林中印楝长 势不 好。他们建议:在 用实生

    苗培育的种植园 ,第 1 年需除草 2 ~3次,第 2年

    除草 1次。

    9 病虫害对印楝生长 的影响

    印楝的活性成分虽对不少害虫具有防治作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0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