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PDF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23日
第1页 |
参见附件(172KB,5页)。
〔 ! %’( ) +(,)-. 0(1)’23’) 4 +1’3’) 5,’)(6( 0(’’)(〕
丹 参 (!% %’%)%+
,-.)以根入药,有活血化淤、凉
血消痈、除烦安神、调经止痛等
功能,对治疗冠心病、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疾病有良好的效果。
主产陕西、河南、湖北、四川、安徽、江苏,目前全国各地均有
栽培。
一、丹参生长发育规律
丹参具有多种繁殖方法,可
以种子繁殖,也可以切根和芦头
繁殖。以种子繁殖和芦头繁殖为
佳。种子出苗率 01左右。实生苗
幼苗期间只生基生叶,二龄实生苗
才会进入开花结实阶段,种子成熟
饱满,种子千粒重 234523 克。
丹参自然生长是多年生宿性
草本,26 月份上部分开始枯萎。
实生苗或留地的老苗于次年 6 月
下旬至 7 月开始萌发返青。6 月切
根或芦头繁殖的,4 月上旬开始萌
发出土,少数到 8 月初出土。育
苗移栽第一个快速增长时期出现
在返青后 7050 天。从返青到现
蕾开花约需 80 天左右,这时种子
开始形成。种子成熟后,植株生
长从生殖生长再次向营养生长过
渡,叶片和茎杆中的营养物质集
中向根系转移,因此出现了第二
个生长高峰。520 月是根部增长
的最快时期。
二、丹参对气候条件的要求
丹参对气候环境的适应性较
丹 参 规 范 化 种 植
技 术 研 究 !
摘 要 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盆栽实验,掌握了丹参生长发育、需水、需肥和病虫害发生规律。
制定实施丹参 !9:,对丹参生产全过程实施监控,基本可以达到 “ 优质、安全、稳定、可控及无污
染;之目标。结论:通过实施 <=: 和执行 !9:>完全可以保证药材质量。
关键词 丹参 !9: 规范化 种植技术
收稿日期!%6?
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药材种植与基地建设
( 陕西天士力植物药业有限公司 商洛 68000)
蒋传中!! 王敬民
黄仁福 卫新荣
梁宗锁 @西北农村科技大学 商洛 68000A
B 本课题为科技部 “ 九五”科技攻关重计划点资助项目:丹参规范化种植示范研究 ( CCDC6CD02D0?) 。
本文联系人:蒋传中,执业药师,从事过药品经营、医药管理和中药材 <=: 研究工作,主持起草和修订了丹参 !9:>发表论文 60 余篇,ED%FGHI47?JK%L3M(> N.F0C24D676O4。
78!! 第四卷 第四期 ! %’ (’
〔 ! %’( ) +(,)-. 0(1)’23’) 4 +1’3’) 5,’)(6( 0(’’)(〕
强,但以气候温暖的地区栽培为
好,生长发育良好而且迅速。种
子在土温 )!,,有足够的湿
度,-+) 天即可出苗,最迟的 )
天即可出苗。苗期遇高温、干旱
天气,幼苗停止生长甚至造成死
亡。茎叶不耐严寒,只能经受短
期.,左右的低温,超过.,就会
冻死。但是地下部分却可以在更
低的气温下安全越冬。
丹参喜稍湿润的环境怕水涝
和积水。排水不良, 易发生叶黄
根烂。过于干燥的气候与土壤条
件,对丹参的生长发育是不利的,特别是幼苗出土期遇干旱会造成
严重缺窝;秋季发生持续干旱,会影响根部发育,降低产量。
三、丹参基地的环境、土壤要求) 基地的土质条件
0)1 丹参生长适应性强,理想
的土质是中性或微酸性、微碱性
沙质壤土,土壤 23 值在 45
之间,土层深厚,中等肥力的砂
壤土最好,土壤不宜过于肥沃。
0!1 丹参耐旱怕涝,应在排水
方便的平地或 ! 度左右的斜坡地
栽培,以利排水。
061 土壤中不含汞等有害物
质,砷、铅、镉等重金属含量符
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 基地环境要求
( )) 空气无污染,至少要符合
“ 大气环境”的二级标准。
( !)一公里以内无工矿企业,无 “ 三废”污染,无垃圾。
( 6)有可供灌溉的水源,且
水质无污染,重金属等含量符合
782 的要求。
四、繁殖材料) 种子的采集
( ))种子采收:采收在 4 月
至 - 月上旬丹参果穗的三分之二
果壳变枯黄时,剪下果穗,捆扎
成束,置通风处晾 6+ 天及时脱
粒 0晾放时间过长会降低发芽率1 9
然后对种子进行清选:清选是为
了去掉种子中的秕粒、杂草种子、病虫粒、破损粒以及其它杂质使
种子纯洁萌发整齐。
( !)种根:以根留种则应在) 月下旬或第二年的 ! 月采挖,选取一年生的健壮、无病虫害、支
根多 0直径 -+):;1 的作种根。! 种子处理
0)1 丹参种子,为黑色小坚
果,外皮较坚硬,播种前须进行
处理。实验表明,用超声波处理
种子,可以提高发芽率,增强抗
逆能力,提早成熟和增产<)=。用超
声波处理常温储存九个月的丹参
种子,其发芽率可达到 >以上。
0!1 丹参种子不宜久贮,要即
收即播,放置 6 天可降低发芽率)>,隔年的种子发芽率极低,不
宜继续使用。
五、栽培技术研究) 育苗移栽
( ))育苗:!苗床准备:苗床、育苗田以
较为肥沃的细沙壤土为宜,每亩施
腐熟的厩肥 ),翻耕 !:; 以
上,耙细整平清除石块,作畦,每畦宽 )+)! 米,留有排水沟。
播种:每亩用种籽约 !
6A@,将处理好的种子及时撒播
苗床上,用大扫帚或铁锨轻轻拍
打地面,然后覆盖麦草以保墒、保温、遮阴,并立即在麦草上浇
水透墒,并注意保湿,待出苗返
青 0大约出 ! 个叶1 时及时揭去麦
草,以防晤坏幼苗。
壮苗:如土地肥力较差,于出苗后苗长到+ 片叶时, 结
合浇水追肥一次,每亩用尿素
公斤或用腐熟人粪尿 !,稀释
到 !。
( !)移栽B!大田准备:选好适宜的大
田 , 每 亩 施 腐 熟 厩 肥 ) +!、 磷酸二氢铵 ) 作底
肥,深翻 6:; 以上,整平、开
沟、做畦,畦宽 );。
移栽:分冬栽和春栽,以
冬栽产量高。冬栽于 ) 月下旬至)) 月上旬 0寒露至霜降之间1 进
行,宜早不宜迟,早移栽、早生
根,翌年早返青。 栽种时在行株
距 !C!:; 挖窝或开沟,沟或窝
深以苗根长度伸直为度,培土至
微露心芽即可,每亩约栽 )
株左右。栽时视土壤墒情浇适量
的定根水。但切忌漫灌。! 芦头繁殖
( ))大田准备同育苗移栽。
( !)芦头栽种:实验表明芦
头栽种出芽率和成活率都较高,分根多、产量高,与文献记载一
致
芦头繁殖栽培方法:在采挖
丹参时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
植株主根 0粗根1 切下供药用,将
径粗 4:; 以下的细根连同根茎
上的芦头作种栽,按行株距 !C!:; 挖窝或开沟,沟深以细根能
78〔 ! %’( ) +(,)-. 0(1)’23’) 4 +1’3’) 5,’)(6( 0(’’)(〕
自然伸直为宜,然后将芦头栽入
窝或沟内,覆土压实微露心芽。! 切根繁殖 又称分根栽培
种根在运输、保存中都应注
意透气、通风 ......
丹 参 (!% %’%)%+
,-.)以根入药,有活血化淤、凉
血消痈、除烦安神、调经止痛等
功能,对治疗冠心病、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疾病有良好的效果。
主产陕西、河南、湖北、四川、安徽、江苏,目前全国各地均有
栽培。
一、丹参生长发育规律
丹参具有多种繁殖方法,可
以种子繁殖,也可以切根和芦头
繁殖。以种子繁殖和芦头繁殖为
佳。种子出苗率 01左右。实生苗
幼苗期间只生基生叶,二龄实生苗
才会进入开花结实阶段,种子成熟
饱满,种子千粒重 234523 克。
丹参自然生长是多年生宿性
草本,26 月份上部分开始枯萎。
实生苗或留地的老苗于次年 6 月
下旬至 7 月开始萌发返青。6 月切
根或芦头繁殖的,4 月上旬开始萌
发出土,少数到 8 月初出土。育
苗移栽第一个快速增长时期出现
在返青后 7050 天。从返青到现
蕾开花约需 80 天左右,这时种子
开始形成。种子成熟后,植株生
长从生殖生长再次向营养生长过
渡,叶片和茎杆中的营养物质集
中向根系转移,因此出现了第二
个生长高峰。520 月是根部增长
的最快时期。
二、丹参对气候条件的要求
丹参对气候环境的适应性较
丹 参 规 范 化 种 植
技 术 研 究 !
摘 要 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盆栽实验,掌握了丹参生长发育、需水、需肥和病虫害发生规律。
制定实施丹参 !9:,对丹参生产全过程实施监控,基本可以达到 “ 优质、安全、稳定、可控及无污
染;之目标。结论:通过实施 <=: 和执行 !9:>完全可以保证药材质量。
关键词 丹参 !9: 规范化 种植技术
收稿日期!%6?
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药材种植与基地建设
( 陕西天士力植物药业有限公司 商洛 68000)
蒋传中!! 王敬民
黄仁福 卫新荣
梁宗锁 @西北农村科技大学 商洛 68000A
B 本课题为科技部 “ 九五”科技攻关重计划点资助项目:丹参规范化种植示范研究 ( CCDC6CD02D0?) 。
本文联系人:蒋传中,执业药师,从事过药品经营、医药管理和中药材 <=: 研究工作,主持起草和修订了丹参 !9:>发表论文 60 余篇,ED%FGHI47?JK%L3M(> N.F0C24D676O4。
78!! 第四卷 第四期 ! %’ (’
〔 ! %’( ) +(,)-. 0(1)’23’) 4 +1’3’) 5,’)(6( 0(’’)(〕
强,但以气候温暖的地区栽培为
好,生长发育良好而且迅速。种
子在土温 )!,,有足够的湿
度,-+) 天即可出苗,最迟的 )
天即可出苗。苗期遇高温、干旱
天气,幼苗停止生长甚至造成死
亡。茎叶不耐严寒,只能经受短
期.,左右的低温,超过.,就会
冻死。但是地下部分却可以在更
低的气温下安全越冬。
丹参喜稍湿润的环境怕水涝
和积水。排水不良, 易发生叶黄
根烂。过于干燥的气候与土壤条
件,对丹参的生长发育是不利的,特别是幼苗出土期遇干旱会造成
严重缺窝;秋季发生持续干旱,会影响根部发育,降低产量。
三、丹参基地的环境、土壤要求) 基地的土质条件
0)1 丹参生长适应性强,理想
的土质是中性或微酸性、微碱性
沙质壤土,土壤 23 值在 45
之间,土层深厚,中等肥力的砂
壤土最好,土壤不宜过于肥沃。
0!1 丹参耐旱怕涝,应在排水
方便的平地或 ! 度左右的斜坡地
栽培,以利排水。
061 土壤中不含汞等有害物
质,砷、铅、镉等重金属含量符
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 基地环境要求
( )) 空气无污染,至少要符合
“ 大气环境”的二级标准。
( !)一公里以内无工矿企业,无 “ 三废”污染,无垃圾。
( 6)有可供灌溉的水源,且
水质无污染,重金属等含量符合
782 的要求。
四、繁殖材料) 种子的采集
( ))种子采收:采收在 4 月
至 - 月上旬丹参果穗的三分之二
果壳变枯黄时,剪下果穗,捆扎
成束,置通风处晾 6+ 天及时脱
粒 0晾放时间过长会降低发芽率1 9
然后对种子进行清选:清选是为
了去掉种子中的秕粒、杂草种子、病虫粒、破损粒以及其它杂质使
种子纯洁萌发整齐。
( !)种根:以根留种则应在) 月下旬或第二年的 ! 月采挖,选取一年生的健壮、无病虫害、支
根多 0直径 -+):;1 的作种根。! 种子处理
0)1 丹参种子,为黑色小坚
果,外皮较坚硬,播种前须进行
处理。实验表明,用超声波处理
种子,可以提高发芽率,增强抗
逆能力,提早成熟和增产<)=。用超
声波处理常温储存九个月的丹参
种子,其发芽率可达到 >以上。
0!1 丹参种子不宜久贮,要即
收即播,放置 6 天可降低发芽率)>,隔年的种子发芽率极低,不
宜继续使用。
五、栽培技术研究) 育苗移栽
( ))育苗:!苗床准备:苗床、育苗田以
较为肥沃的细沙壤土为宜,每亩施
腐熟的厩肥 ),翻耕 !:; 以
上,耙细整平清除石块,作畦,每畦宽 )+)! 米,留有排水沟。
播种:每亩用种籽约 !
6A@,将处理好的种子及时撒播
苗床上,用大扫帚或铁锨轻轻拍
打地面,然后覆盖麦草以保墒、保温、遮阴,并立即在麦草上浇
水透墒,并注意保湿,待出苗返
青 0大约出 ! 个叶1 时及时揭去麦
草,以防晤坏幼苗。
壮苗:如土地肥力较差,于出苗后苗长到+ 片叶时, 结
合浇水追肥一次,每亩用尿素
公斤或用腐熟人粪尿 !,稀释
到 !。
( !)移栽B!大田准备:选好适宜的大
田 , 每 亩 施 腐 熟 厩 肥 ) +!、 磷酸二氢铵 ) 作底
肥,深翻 6:; 以上,整平、开
沟、做畦,畦宽 );。
移栽:分冬栽和春栽,以
冬栽产量高。冬栽于 ) 月下旬至)) 月上旬 0寒露至霜降之间1 进
行,宜早不宜迟,早移栽、早生
根,翌年早返青。 栽种时在行株
距 !C!:; 挖窝或开沟,沟或窝
深以苗根长度伸直为度,培土至
微露心芽即可,每亩约栽 )
株左右。栽时视土壤墒情浇适量
的定根水。但切忌漫灌。! 芦头繁殖
( ))大田准备同育苗移栽。
( !)芦头栽种:实验表明芦
头栽种出芽率和成活率都较高,分根多、产量高,与文献记载一
致
芦头繁殖栽培方法:在采挖
丹参时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
植株主根 0粗根1 切下供药用,将
径粗 4:; 以下的细根连同根茎
上的芦头作种栽,按行株距 !C!:; 挖窝或开沟,沟深以细根能
78〔 ! %’( ) +(,)-. 0(1)’23’) 4 +1’3’) 5,’)(6( 0(’’)(〕
自然伸直为宜,然后将芦头栽入
窝或沟内,覆土压实微露心芽。! 切根繁殖 又称分根栽培
种根在运输、保存中都应注
意透气、通风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72KB,5页)。
闄愪簬鏈嶅姟鍣ㄥ帇鍔涳紝缃戠珯閮ㄥ垎淇℃伅鍙緵鐖卞績浼氬憳鎴栨湁涓€瀹氱Н鍒嗙殑娉ㄥ唽浼氬憳娴佽銆�
姝� PDF鍏ㄦ枃 闇€瑕� 5 绉垎锛堝厤璐规敞鍐岀櫥褰曞悗姣忓ぉ鍙互棰嗗彇10涓Н鍒�锛夈€�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有实力支持百拇发展,欢迎 爱心捐助 。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