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水溶性成分的组织修复作用研究概况.PDF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23日
第1页 |
参见附件(135KB,2页)。
丹参水溶性成分的组织修复作用研究概况
杨西晓
(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药学部 ,广东 广州 510515)
摘 要:通过系统查阅近年来有关丹参水溶性成分的研究报道 ,介绍了丹参水溶性成分的提取工艺及丹参水溶性成分在
心血管、血液系统、抗炎及组织修复方面所具有的药理活性。丹参水溶性成分已在临床广泛应用 ,但其对组织修复的作
用尚需深入研究。
关键词:丹参水溶性成分;提取工艺;药理学;组织修复
中图分类号:R28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 2392(2004) 03 - 0073 - 02
收稿日期:2003 - 03 - 27
作者简介:杨西晓(1968 - ) ,女,讲师,主要从事药剂学专业工作。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 Salvia mitionrhiza Bge 的干燥根及
根茎[1 ]。具有祛瘀止痛 ,活血通经 ,清心除烦的功效 ,临床上应
用广泛。现代研究表明 ,丹参中具有药理活性的成分有两部
分:水溶性成分 ,脂溶性成分。笔者就近年来对水溶性成分的
提取以及在组织修复方面的主要文献进行综述。
1 化学成分
水溶性成分主要为酚酸类 ,即:丹参酚( salviol) ,丹参酸甲、乙、丙(salvianic A、 B、 C) ,丹参酚酸 A( salvianolic acid A) ,原儿茶
醛(protocatechuicaldehyde) ,原儿茶酸 (protocatechuic acid) ,丹参
素 ,[即(3 ,4 - 二羟苯基)乳酸] ,熊果酸(ursolic acid) ,异阿魏酸
(isoferalic acid)
[2 ]。
2 提取工艺
丹参的加工炮制方法较多 ,各地的炮制方法亦不统一 ,计
有炒炭、酒制、醋制和炒等。周用相等曾考察了不同的炮制方
法对水溶性总酚的影响 ,结果丹参各种炮制品之间水溶性总酚
含量有明显差别 ,并且均比生品高 ,尤以炒炭最为显著 ,说明丹
参经酒醋炮制后 ,能显著提高丹参水溶性总酚浸出量 ,结果见
表1
[3 ]。
郝淑清等 ,采取不同时间组合煎煮丹参 ,测定水溶性成分
的含量 ,表明 115h和 1h组合测得含量最高。不同醇沉浓度对
丹参有效成分含量影响也较大 ,70 %醇沉法在沉去大量杂质同
时 ,水溶性酚酸损失 50 %以上 ,丹参酮 ⅡA则损失 2P 3 以上 ,原
儿茶醛亦有损失;60 %醇沉法丹参酮 ⅡA 稍有损失;而 50 %醇
沉法中各有效成分基本不损失。所以 ,丹参的第一步醇沉浓度
以50 %最为适宜[4、 5 ]。
表1 不同炮制方法对丹参中水溶性
总酚含量的影响(稀释度均为1P 6250)
不同炮制品 样品重(mg) 水溶性总酚含量( %)
生药 100410 11884
焦丹参 98210 21380
酒炒丹参 101217 31418
醋炒丹参 100014 51389
米炒丹参 99713 71669
丹参炭 99813 91808
传统水煎法采用12倍量水 ,煎煮2次 ,每次115h的煎煮方
法 ,其丹参素和原儿茶醛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条件的含量。故认
为此条件为传统水煎法的最佳提取条件 ,以丹参素和原儿茶醛
指标成分的提取总量考虑 ,采用传统水煎法好 ,结果见表2
[6 ]。
表2 丹参不同提取工艺比较表
提取方法(mg) 丹参素总量(mg) 原儿茶醛总量
传统水煎法 142168 19142
乙醇回流法 50 %乙醇 124184 7184
95 %乙醇 27109
动态温浸法 61186 3175
超声波法 14163 1125
渗漉法 50 %乙醇 76177 4172
95 %乙醇 12171 1134
3 药理作用
丹参药理活性广泛 ,对心血管、血液系统、抗炎等方面均显
示出药理作用。现着重介绍丹参对组织细胞再生的调节作用。
311 对肝细胞再生的影响
李筱华[7 ]
研究了丹参注射液对大鼠部分肝切除后肝脏再
生的影响 ,用放射自显影技术结果显示用丹参注射液组肝脏
DNA合成率、 DNA含量、肝细胞标记核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并
发现丹参对肝脏DNA合成具有2个特点 ......
杨西晓
(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药学部 ,广东 广州 510515)
摘 要:通过系统查阅近年来有关丹参水溶性成分的研究报道 ,介绍了丹参水溶性成分的提取工艺及丹参水溶性成分在
心血管、血液系统、抗炎及组织修复方面所具有的药理活性。丹参水溶性成分已在临床广泛应用 ,但其对组织修复的作
用尚需深入研究。
关键词:丹参水溶性成分;提取工艺;药理学;组织修复
中图分类号:R28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 2392(2004) 03 - 0073 - 02
收稿日期:2003 - 03 - 27
作者简介:杨西晓(1968 - ) ,女,讲师,主要从事药剂学专业工作。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 Salvia mitionrhiza Bge 的干燥根及
根茎[1 ]。具有祛瘀止痛 ,活血通经 ,清心除烦的功效 ,临床上应
用广泛。现代研究表明 ,丹参中具有药理活性的成分有两部
分:水溶性成分 ,脂溶性成分。笔者就近年来对水溶性成分的
提取以及在组织修复方面的主要文献进行综述。
1 化学成分
水溶性成分主要为酚酸类 ,即:丹参酚( salviol) ,丹参酸甲、乙、丙(salvianic A、 B、 C) ,丹参酚酸 A( salvianolic acid A) ,原儿茶
醛(protocatechuicaldehyde) ,原儿茶酸 (protocatechuic acid) ,丹参
素 ,[即(3 ,4 - 二羟苯基)乳酸] ,熊果酸(ursolic acid) ,异阿魏酸
(isoferalic acid)
[2 ]。
2 提取工艺
丹参的加工炮制方法较多 ,各地的炮制方法亦不统一 ,计
有炒炭、酒制、醋制和炒等。周用相等曾考察了不同的炮制方
法对水溶性总酚的影响 ,结果丹参各种炮制品之间水溶性总酚
含量有明显差别 ,并且均比生品高 ,尤以炒炭最为显著 ,说明丹
参经酒醋炮制后 ,能显著提高丹参水溶性总酚浸出量 ,结果见
表1
[3 ]。
郝淑清等 ,采取不同时间组合煎煮丹参 ,测定水溶性成分
的含量 ,表明 115h和 1h组合测得含量最高。不同醇沉浓度对
丹参有效成分含量影响也较大 ,70 %醇沉法在沉去大量杂质同
时 ,水溶性酚酸损失 50 %以上 ,丹参酮 ⅡA则损失 2P 3 以上 ,原
儿茶醛亦有损失;60 %醇沉法丹参酮 ⅡA 稍有损失;而 50 %醇
沉法中各有效成分基本不损失。所以 ,丹参的第一步醇沉浓度
以50 %最为适宜[4、 5 ]。
表1 不同炮制方法对丹参中水溶性
总酚含量的影响(稀释度均为1P 6250)
不同炮制品 样品重(mg) 水溶性总酚含量( %)
生药 100410 11884
焦丹参 98210 21380
酒炒丹参 101217 31418
醋炒丹参 100014 51389
米炒丹参 99713 71669
丹参炭 99813 91808
传统水煎法采用12倍量水 ,煎煮2次 ,每次115h的煎煮方
法 ,其丹参素和原儿茶醛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条件的含量。故认
为此条件为传统水煎法的最佳提取条件 ,以丹参素和原儿茶醛
指标成分的提取总量考虑 ,采用传统水煎法好 ,结果见表2
[6 ]。
表2 丹参不同提取工艺比较表
提取方法(mg) 丹参素总量(mg) 原儿茶醛总量
传统水煎法 142168 19142
乙醇回流法 50 %乙醇 124184 7184
95 %乙醇 27109
动态温浸法 61186 3175
超声波法 14163 1125
渗漉法 50 %乙醇 76177 4172
95 %乙醇 12171 1134
3 药理作用
丹参药理活性广泛 ,对心血管、血液系统、抗炎等方面均显
示出药理作用。现着重介绍丹参对组织细胞再生的调节作用。
311 对肝细胞再生的影响
李筱华[7 ]
研究了丹参注射液对大鼠部分肝切除后肝脏再
生的影响 ,用放射自显影技术结果显示用丹参注射液组肝脏
DNA合成率、 DNA含量、肝细胞标记核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并
发现丹参对肝脏DNA合成具有2个特点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5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