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其它各类 > 更多文献 > 正文
编号:10915375
大豆炭疽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pdf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23日
第1页

    参见附件(55KB,1页)。

    

    檀物保护

    大豆炭疽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杨振廷

    ( 河南省宝丰县农业科学试验站, 河南宝丰 4 6 7 4 0 0 )

    1 病害症状

    带病种子相当大部分于出苗前即死于土中, 从苗期

    至成熟期均可发病, 病菌自子叶可侵入幼茎, 为害茎及

    荚, 也为害叶片或叶柄。

    1 . 1 子叶病害症状 从苗期至成熟期均可发病,在出

    苗的子叶上有黑褐色病斑, 边缘略浅, 病斑扩展后常出

    现开裂或凹陷。 气候潮湿时, 子叶变水浸状, 很快萎蔫、脱落。

    1 . 2 叶病害症状 叶上染病, 病斑不规则形, 边缘深褐

    色, 内部浅褐色, 病斑上生粗糙刺毛状黑点, 为病菌的分

    生孢子盘。

    1 . 3 茎病害症状 初生红褐色病斑, 渐变褐色, 最后变

    灰色, 不规则形, 上生浓密刺毛状黑点, 常包围整个茎。

    1 . 4 荚病害症状 荚上病斑呈圆形或不规则形,黑色

    分生孢子盘有时呈轮纹状排列,病荚不能正常发育, 种

    子发霉, 暗褐色并皱缩或不能结实。

    1 . 5 叶柄病害症状 叶柄染病, 病斑褐色, 不规则形。

    2 发病规律

    病菌在大豆种子和病残体上越冬, 翌年播种后从病

    种长出的病苗在潮湿条件下产生大量分生孢子, 借风雨

    进行侵染传播。发病适温 2 5 - 2 8 ~ C, 病菌在 1 2 - 1 4 o C以

    下或3 4 - 3 5 a I 二 以上不能发育。生产上苗期低温或土壤过

    分干燥, 大豆发芽出土时间延迟, 容易造成幼苗发病。 成

    株期温暖潮湿条件利于该菌侵染。

    3 防治技术

    选用抗病品种并进行种子消毒, 保证种子不带病

    菌, 合理密植, 采用西文施肥技术, 提高抗病力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55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