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木耳规模化培养的初步研究.PDF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23日
第1页 |
参见附件(186KB,3页)。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4, 22 (6) : 578 ~ 580
J ourna l of Wuhan B otan ica l Resea rch
地木耳规模化培养的初步研究
邓中洋1, 2
, 胡征宇1X
, 况琪军1
, 邱昌恩1, 2
(1.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武汉 430072; 2. 湖北师范学院生物系, 湖北黄石 435002)
摘 要: 利用跑道式培养池规模化培养地木耳, 结果显示: 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 地木耳群体的直径明显增大, 其生
长速度最高可达 445. 2 g·m - 2
·d- 1
, 并可将其它杂藻类控制在较低的水平。这是地木耳规模化培养的首次报道。
关键词: 地木耳; 规模培养; 跑道式培养池
中图分类号: Q 945. 2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2470X (2004) 0620578203
Study of theMa ss Culture of N os toc comm une Vauch
DEN G Zhong2Yang
1, 2
, HU Zheng2Yu
1X
, KUAN G Q i2 Jun
1
, Q IU Chang2En
1, 2
(1. Institu te of H y d robiology , T he Ch inese A cad emy of S ciences, W uhan 430072, Ch ina;
2. D ep artm ent of B iology , H ubei N orm al U niversity , Huangsh i 435002, Ch ina)
Abstract : It is the f irst repo r ted to cu lt ivate N ostoc comm uneV auch by ou tdoo r pond system. The
p roduct ivity is up to 445. 2 g·m - 2
·d
- 1
, and the size of the co lony also increases . The num ber
of infect ion s in m ass cu ltu re algae is con t ro lled in a low level .
Key words: N ostoc comm une V auch; M ass cu ltu re; Pond
地木耳(N ostoc comm une V auch, 学名: 普通念
珠藻) , 亦名地耳、地浆皮、地塌皮[ 1 ]
, 是一种固氮蓝
藻, 平时所见的是地木耳的原植体( thallu s) , 它外由
胶被包裹, 内由藻丝弯曲、相互缠绕而成[ 2 ]。可以食
用, 并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是一种我国人民传统的野
生蔬菜资源[ 1, 3 5 ]。地木耳营养丰富, 富含人体必须
的氨基酸、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是人们的席上珍
馐[ 6 ]。在注重开发绿色食品、天然食品和环保食品的
热潮中, 地木耳日益受到重视并为人们所喜爱。然而
地木耳的生长需要特定的地理、地质、气候和生物条
件[ 6 ]
, 对污染物亦比较敏感[ 7 ]
, 其野生资源逐渐减
少。因此, 开展地木耳规模化培养的技术研究, 旨在
有效保护和利用地木耳资源, 同时也为进一步开发
地木耳产品的深加工打好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 . 1 实验藻种
地木耳(N ostoc comm une V auch)藻种由以色列
本古里安大学荒漠研究所藻类实验室提供, 作者对
其进行分离纯化。藻群体墨绿色, 主要形状为球形或
近球形, 少数为哑铃形、椭圆形。纯化藻种先在室内
条件下培养至直径为 1~ 2 mm , 然后转至室外培养
池中继续培养。培养基为略作修改的BG2110
[ 8 ]
, 自
来水配制。
1 . 2 室外培养池的建造
跑道式培养池按Dodd 所述的方法[ 9 ]
建造, 培
养池长7 m , 表面积约13 m 2。在距培养池一端约1.
5 m 处安装旋转式搅拌器, 以保持培养液流动。
1 . 3 地木耳的室外培养及生长的测定
搅拌器转速为 7 r? m in, 每天在 7÷ 00、9÷ 00、12÷00、 15÷ 00、 17∶00 测量培养液的温度、表面光
强, 以及室外的气温和光强。当光照强度过强时, 及
时对培养池进行遮阴。试验期间, 收获地木耳的时间
一般为上午 9÷ 00, 更换培养液并再接种的时间为下
午18÷00, 用首批试验所获得的小个体地木耳作为第
二批试验的藻种, 并以第二批收获的小个体细胞作
X
收稿日期: 2004202224, 修回日期: 2004205211。
作者简介: 邓中洋(1976- ) , 男, 湖北嘉鱼人, 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藻类生物技术研究。
通讯作者(E2 mail : huzy@ihb . ac . cn)。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为第三批的试验藻种, 依此类推 ......
J ourna l of Wuhan B otan ica l Resea rch
地木耳规模化培养的初步研究
邓中洋1, 2
, 胡征宇1X
, 况琪军1
, 邱昌恩1, 2
(1.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武汉 430072; 2. 湖北师范学院生物系, 湖北黄石 435002)
摘 要: 利用跑道式培养池规模化培养地木耳, 结果显示: 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 地木耳群体的直径明显增大, 其生
长速度最高可达 445. 2 g·m - 2
·d- 1
, 并可将其它杂藻类控制在较低的水平。这是地木耳规模化培养的首次报道。
关键词: 地木耳; 规模培养; 跑道式培养池
中图分类号: Q 945. 2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2470X (2004) 0620578203
Study of theMa ss Culture of N os toc comm une Vauch
DEN G Zhong2Yang
1, 2
, HU Zheng2Yu
1X
, KUAN G Q i2 Jun
1
, Q IU Chang2En
1, 2
(1. Institu te of H y d robiology , T he Ch inese A cad emy of S ciences, W uhan 430072, Ch ina;
2. D ep artm ent of B iology , H ubei N orm al U niversity , Huangsh i 435002, Ch ina)
Abstract : It is the f irst repo r ted to cu lt ivate N ostoc comm uneV auch by ou tdoo r pond system. The
p roduct ivity is up to 445. 2 g·m - 2
·d
- 1
, and the size of the co lony also increases . The num ber
of infect ion s in m ass cu ltu re algae is con t ro lled in a low level .
Key words: N ostoc comm une V auch; M ass cu ltu re; Pond
地木耳(N ostoc comm une V auch, 学名: 普通念
珠藻) , 亦名地耳、地浆皮、地塌皮[ 1 ]
, 是一种固氮蓝
藻, 平时所见的是地木耳的原植体( thallu s) , 它外由
胶被包裹, 内由藻丝弯曲、相互缠绕而成[ 2 ]。可以食
用, 并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是一种我国人民传统的野
生蔬菜资源[ 1, 3 5 ]。地木耳营养丰富, 富含人体必须
的氨基酸、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是人们的席上珍
馐[ 6 ]。在注重开发绿色食品、天然食品和环保食品的
热潮中, 地木耳日益受到重视并为人们所喜爱。然而
地木耳的生长需要特定的地理、地质、气候和生物条
件[ 6 ]
, 对污染物亦比较敏感[ 7 ]
, 其野生资源逐渐减
少。因此, 开展地木耳规模化培养的技术研究, 旨在
有效保护和利用地木耳资源, 同时也为进一步开发
地木耳产品的深加工打好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 . 1 实验藻种
地木耳(N ostoc comm une V auch)藻种由以色列
本古里安大学荒漠研究所藻类实验室提供, 作者对
其进行分离纯化。藻群体墨绿色, 主要形状为球形或
近球形, 少数为哑铃形、椭圆形。纯化藻种先在室内
条件下培养至直径为 1~ 2 mm , 然后转至室外培养
池中继续培养。培养基为略作修改的BG2110
[ 8 ]
, 自
来水配制。
1 . 2 室外培养池的建造
跑道式培养池按Dodd 所述的方法[ 9 ]
建造, 培
养池长7 m , 表面积约13 m 2。在距培养池一端约1.
5 m 处安装旋转式搅拌器, 以保持培养液流动。
1 . 3 地木耳的室外培养及生长的测定
搅拌器转速为 7 r? m in, 每天在 7÷ 00、9÷ 00、12÷00、 15÷ 00、 17∶00 测量培养液的温度、表面光
强, 以及室外的气温和光强。当光照强度过强时, 及
时对培养池进行遮阴。试验期间, 收获地木耳的时间
一般为上午 9÷ 00, 更换培养液并再接种的时间为下
午18÷00, 用首批试验所获得的小个体地木耳作为第
二批试验的藻种, 并以第二批收获的小个体细胞作
X
收稿日期: 2004202224, 修回日期: 2004205211。
作者简介: 邓中洋(1976- ) , 男, 湖北嘉鱼人, 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藻类生物技术研究。
通讯作者(E2 mail : huzy@ihb . ac . cn)。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为第三批的试验藻种, 依此类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86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