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烂窖的原因及防治.pdf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23日
第1页 |
参见附件(59KB,1页)。
河 南 科 技 2 0 0 4. 1 0下
一
、鲜薯贮藏发生烂窖的原因
1 . 冷害。 温度在I O ~ C 以下时, 薯块的细胞原生质活动
停滞, 正常生理活动受破坏。冷害轻的, 发生硬心, 味带
甜; 严重的味苦, 也有硬心。薯块维管束附近出现红褐
色, 后变为棕褐色, 俗称“ 黑筋”, 品质下降。
2 . 冻害。 温度在零下2 ~ C 时, 薯块的间隙结冰, 引起组
织破坏, 发生冻害。温度升高后, 引起烂薯。
3 . 病害。 红薯贮藏期间的主要病害是软腐病、 黑斑病
和茎线虫病。薯块带病人窖, 在高温条件下, 受病菌感染
并蔓延。
4 . 湿害。 发生在入窖初期。 窖温较高, 常出现呼吸高
峰, 薯块内水汽多, 湿度大, 表面遇冷气凝结成水珠, 形
成“ 发汗”。
5 . 干害。窖内湿度过低, 薯块的细胞原生质失水过
多, 造成生理萎缩, 引起酶活力失常, 呼吸强度加强, 有
机物分解, 形成溃烂、 糠心。
6 . 缺氧。 贮藏初期, 气温较高, 呼吸强度大, 窖内氧气
? 肖 耗较多, 如果封窖过早或装放薯块过满, 致使窖内二
氧化碳浓度过高, 易发生烂窖。
二、 预防红薯烂窖, 要从温度、 湿度、 空气和病害等
加 工贮藏
● ● ■
四个方面入手。 加强管理
1 . 贮藏前( 入窖前 l 0 ~ l 5 天) 的管理。 红薯收获后体内
水分含量较高, 加之在田问病菌的侵入, 容易发生各种
病害, 造成贮藏期烂窖, 因此做好贮藏前的防病措施, 具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红薯收获后 1 0 - 1 5 天,挑选无病、虫、 伤的薯块, 用4 0 %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 0 0 倍液或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 0 0倍液处理,以薯块全部被
浸为准, 沥去多余水, 待薯皮晾干后入窖。
2 . 贮藏初期( 入窖至入窖后3 0天) 的管理。因为红薯
呼吸强度大, 窖内温度高 ......
一
、鲜薯贮藏发生烂窖的原因
1 . 冷害。 温度在I O ~ C 以下时, 薯块的细胞原生质活动
停滞, 正常生理活动受破坏。冷害轻的, 发生硬心, 味带
甜; 严重的味苦, 也有硬心。薯块维管束附近出现红褐
色, 后变为棕褐色, 俗称“ 黑筋”, 品质下降。
2 . 冻害。 温度在零下2 ~ C 时, 薯块的间隙结冰, 引起组
织破坏, 发生冻害。温度升高后, 引起烂薯。
3 . 病害。 红薯贮藏期间的主要病害是软腐病、 黑斑病
和茎线虫病。薯块带病人窖, 在高温条件下, 受病菌感染
并蔓延。
4 . 湿害。 发生在入窖初期。 窖温较高, 常出现呼吸高
峰, 薯块内水汽多, 湿度大, 表面遇冷气凝结成水珠, 形
成“ 发汗”。
5 . 干害。窖内湿度过低, 薯块的细胞原生质失水过
多, 造成生理萎缩, 引起酶活力失常, 呼吸强度加强, 有
机物分解, 形成溃烂、 糠心。
6 . 缺氧。 贮藏初期, 气温较高, 呼吸强度大, 窖内氧气
? 肖 耗较多, 如果封窖过早或装放薯块过满, 致使窖内二
氧化碳浓度过高, 易发生烂窖。
二、 预防红薯烂窖, 要从温度、 湿度、 空气和病害等
加 工贮藏
● ● ■
四个方面入手。 加强管理
1 . 贮藏前( 入窖前 l 0 ~ l 5 天) 的管理。 红薯收获后体内
水分含量较高, 加之在田问病菌的侵入, 容易发生各种
病害, 造成贮藏期烂窖, 因此做好贮藏前的防病措施, 具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红薯收获后 1 0 - 1 5 天,挑选无病、虫、 伤的薯块, 用4 0 %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 0 0 倍液或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 0 0倍液处理,以薯块全部被
浸为准, 沥去多余水, 待薯皮晾干后入窖。
2 . 贮藏初期( 入窖至入窖后3 0天) 的管理。因为红薯
呼吸强度大, 窖内温度高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59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