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其它各类 > 更多文献 > 正文
编号:10917351
黄芪制剂中黄芪甲苷测定方法概述.PDF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23日
第1页

    参见附件(78KB,3页)。

    

    酌减。(2) 对照组: 聚肌胞 2mg肌注 , 1 次 2d , 共

    10次。儿童酌减。

    2 结 果

    211 疗效标准 痊愈: 皮损全部消退; 显效: 皮损

    消退 7510 %以上; 有效: 皮损消退 2510~7510 %;

    无效: 皮损无变化或消退 < 2510 %。

    212 疗效比较 (见表1) 。

    表1 两组疗效对照〔例( %)〕

    分组 总例数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中药组 52 23 (4412)

    ①9 (1713) 7 (1315) 13 (2510)39 (7510)

    ②

    对照组 32 6 (1818) 5 (1516) 3 (914) 18 (5612) 14 (4318)

    注: 与对照组比较 , ①P < 0101 ; ②P < 0105

    213 副反应 中药组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 对照组

    有1例出现轻微发热 , 但不影响治疗。两组均未出

    现面部发红、脱屑等副反应。

    214 随访观察 中药组中有28例痊愈患者接受随访

    1~3个月 , 有1例在1个月后复发 , 2 例 2 个月后复

    发 , 1例3个月后复发。再次口服中药 10 剂后又获

    痊愈。对照组6例痊愈患者接受随访 1~3 个月 , 有

    1例1个月后复发 , 1例 3 个月后复发。再次口服中

    药10剂后又获痊愈。

    3 讨 论

    扁平疣中医谓之“扁瘊” , 认为本病的发生多因

    气血失和、腠理不密、复感外邪、凝聚皮肤而致

    病〔 1〕, 与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由于机体免疫力低下 ,病毒感染的观点相吻合。近几年来供治疗用的多种

    抗病毒及免疫增强新药给患者带来了许多方便 , 但

    价格较贵 , 疗程长。中药治疗以清热解毒、散风平

    肝为主〔 2〕, 方中板兰根、紫苏、生苡仁、大青叶、青藤香清热、凉血、解毒、利湿 , 川木香理气 , 赤

    芍活血化淤 , 诸药合用 , 共凑清热除湿、活血化瘀、平肝散结之功 , 而达到扶正祛邪、疣体消退的目的。

    此法疗效明显好于肌注聚肌胞 , 其疗效与患病

    年龄、病程 , 以及既往接受治疗与否无明显关系 ,而且疗程短 , 未观察到明显副作用 , 病人乐意接受。

    参考文献

    〔 1 ] 刘辅仁. 实用皮肤科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 130

    〔 2 ] 杨国亮 , 王侠生. 现代皮肤病学. 上海: 上海医科大

    学出版社 , 1998∶ 305

    收稿日期: 2003 - 09 - 19

    黄芪制剂中黄芪甲苷测定方法概述

    唐 斌1

    , 杨 扬2

    , 尚北城1

    , 高 玮1

    , 徐贵丽1

    (11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药剂科 , 云南 昆明 650032 ; 21昆明医学院药学99级实习生)

    摘要 目的: 评价黄芪甲苷测定方法。方法: 检索有关黄芪甲苷测定方法的文献并进行比较。结果: 黄芪甲苷测定方

    法有定性鉴别和定量测定两种方法 , 定性鉴别包括理化鉴别和薄层层析法; 定量测定包括分光光度法、薄层扫描法和

    高效液相色谱法。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 - 蒸发光散射检测法 (HPLC - ELSD法) 分离度好 , 重现性好 , 回收率高 , 是

    一种值得推广的测定方法。

    关键词 黄芪制剂; 黄芪甲苷; 测定方法

    中图分类号 R9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4 - 0188(2004) 02 - 0175 - 03

    中药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 (Astragalus

    mongholicus , Bge ) 或 膜 荚 黄 芪 A. membranaceus

    (Fisch) 的干燥根 , 主产于山西、黑龙江、内蒙古等

    地 , 以栽培的蒙古黄芪质量为佳。主要成分有黄芪

    皂苷、多糖、黄酮、氨基酸、微量元素等。黄芪甲

    苷为黄芪中的十多种皂苷的主要成分 , 为黄芪制剂

    质量检验的指标成分 , 结构为三萜皂苷。药理实验

    表明: 黄芪甲苷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生肌之功效。黄芪甲苷的含量是评价黄芪及其制剂

    质量的重要指标 , 而且许多中成药也以黄芪甲苷作

    为该品种的指示成分。但黄芪甲苷在黄芪中含量很

    低 , 提取分离比较困难。现将近年来有关黄芪甲苷

    测定方法概述如下:

    1 定性鉴别

    111 理化鉴别 (1) 取黄芪粉末 3g , 加水 30ml ,浸渍过夜 , 滤过 , 取滤液 1ml , 加 012 %茚三酮液 2

    滴 , 在沸水中加热 5min , 冷后呈紫红色。 (2) 取水

    溶液1ml , 于60 ℃水浴中加热 10min , 加5 %a - 萘酚

    乙醇溶液 5 滴 , 摇匀 , 沿管壁缓缓加入浓硫酸

    · 571 · 西南国防医药2004年第14卷第2期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015ml , 在试液与硫酸交界处出现紫红色环。

    112 薄层层析法 供试品与对照品、阴性对照品滴

    于同一硅胶板上 , 定性观察。通过以上定性鉴别实

    验 , 可知理化鉴别快、简单 , 不需要对照品和阴性

    对照品。但不足之处是不能完全肯定供试品一定是

    黄芪 , 因为有些化学成分也能有此反应。因此薄层

    层析法比较适用于黄芪甲苷定性鉴别。

    2 定量测定方法

    211 分光光度法 该法主要利用黄芪甲苷与显色剂

    发生显色反应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78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