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其它各类 > 更多文献 > 正文
编号:10917926
缆型纺大豆蛋白纤维/羊毛针织纱的工艺.pdf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23日
第1页

    参见附件(107KB,3页)。

    

    - - - — —

    40 - - - — — 石 饽 甜 技

    缆型纺大豆蛋 白纤维 羊毛针织纱的工艺

    张 瑜

    ( 南通大学, 江苏 南通 2 2 6 0 0 7 )

    摘 要 : 介绍应用缆型纺纱技术开发大豆蛋白纤维 羊毛针织纱 。结合生产实践, 根据原料特性和成纱机理 ,通过优化设计合理确定了缆型纺纱工艺 , 并对成纱质量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 缆型纺纱在针织产品的

    开发上具有独特优势。

    关键词 : 大豆蛋白纤维; 羊毛; 缆型纺 ; 针织纱 ; 性能

    中图分类号 : T S 1 3 4 .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 0 0 3 — 1 4 5 6 ( 2 0 0 5 ) 0 2 — 0 0 4 0 — 0 3

    大豆蛋白纤维具有细度细、 比重轻、 强伸度

    高、 耐酸耐碱、 吸湿导湿等特点, 还具有羊绒般的

    柔软手感、 蚕丝般的柔和光泽以及棉纤维的保暖

    透气等优 良性能, 对人体肌肤有天然蛋白纤维的

    亲和、 滋养作用, 是生产 高档针织服装 的理想原

    料。但采用传统纺纱技术纺制大豆蛋白纤维针织

    纱时, 纤维头端容易滑出形成毛羽, 针织面料在外

    力摩擦的作用下容易起球起毛。虽可采用抗起球

    助剂或增加纺纱捻度等措施加以缓解, 可实际应

    用效果并不理想。而缆型纺纱新技术纺出来的纱

    有着类似电缆线的特殊结构, 从根本上克服 了传

    统单纱的弱点, 使纱本身具有较少的毛羽和较好

    的耐摩擦性能 , 大大提高针织物 的抗起球能力。

    本文采用 5 5 %大豆蛋 白纤维与 4 5 %羊毛混合 , 开

    发 2 7 . 7 8 t e x大豆蛋白纤维, 羊毛混纺针织纱。纤

    维的性能互补 , 合理的纺纱工艺和特殊成纱结构

    保证了产品具有优 良的使用性能。

    1 原料选配

    大豆蛋白纤维细度 1 . 5旦 , 长度 7 6 mm, 回潮

    率 7 . 5 %, 干断裂强度 4 . 1 5 c N d t e x , 湿断裂强度

    3 . 8 6 c N d t e x , 干断裂伸长率 1 6 . 5 %, 湿断裂伸长

    率 1 8 %; 质量比电阻 9 . 5 1 Q· c m 2 。

    收稿 日期 : 2 0 0 4一1 0一I I

    作者简介 : 张瑜( 1 9 6 5一) , 男, 副教授 , 南通大学纺织服装

    学院, 主要从事纺织新技术和工艺 的教学、 研究及产品开

    发工作 。

    6 6支羊毛条细度 1 8 . 2 m, 细度离散 2 0 . 8 %,平均长度7 8 n l l n , 长度离散 3 5 %, 短毛率 2 . 5 %, 条

    重1 5 g m。

    2 纺纱 工艺流程

    2 . 1 大豆蛋白纤维制条

    大豆蛋白纤维一一针( 加油) 一二针一三针一

    精梳一 四针

    2 . 2 混合纺纱

    大 兰 琶 维 条 . } 一 针 一 二 针 一 三 针 一 四 针 6 6 支 羊 毛 条 J 。 。 。 一 。 一

    粗纱一细纱( 缆型纺) 一络筒

    3 工艺参数

    3 . 1 大豆蛋白纤维制条

    大豆蛋白纤维的制条工艺参数见表 1 。

    表 1 纺制大豆蛋白纤维条各工序参数

    3 . 2 混合纺纱

    混纺纱生产工艺参数见表 2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石 访 甜技 一 4 1 一

    表 2 纺制 2 7 . 7 8 t e x混纺针织纱各工序参数

    4 工艺分析

    4 . 1 大豆蛋白纤维制条

    大豆蛋白纤维比电阻高, 纤维间抱合力差, 在

    纺纱中易产生大量静电, 纤维易粘附梳针 、 罗拉。

    生产前需对原料用抗静电剂、 防滑剂和水按一定

    比例配制的和毛油喷洒 , 闷仓堆放 1 2 h 。为减少

    静电的影响, 控制车间温度在 2 3~2 8℃, 相对湿

    度在 7 0 %~7 5 %。适当加大罗拉压力, 避免大豆

    蛋白纤维毛条的粘连, 保证毛条的条干和重量不

    匀率。为降低毛粒的产生, 制条过程中应降低喂

    入定重, 减小梳理隔距, 车速适当降低, 减少对纤

    维的损伤。精梳前的 3道针梳采取“ 轻定量、 低速

    度、 小隔距” 工艺原则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07KB,3页)